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一样的心情    时间: 2006-6-4 08:14
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56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BORDER-TOP-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RIGHT-WIDTH: 1px; WORD-WRAP: break-word;"><tbody><tr height="30"><td align="center"><font color="#660000" style="FONT-SIZE: 14pt;"><b>历史上的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b></font></td></tr><tr><td align="center"><!--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d></tr><tr><td><hr width="500"/><table width="500" align="center" style="WORD-WRAP: break-word;"><tbody><tr><td width="500"><pre width="550" style="LINE-HEIGHT: 150%;"><img src="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40604/images/11716171_193866.jpg" alt=""/>

  1940年6月4日,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由于德军不断的推进,迫使英、法等国约40万军队撤到法国敦刻尔克这一狭小地带。从1940年5月26日-6月4日,英法海军冒着德国飞机和炮火的轰击,将33万8千英法及其它盟军的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 这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一群衣衫不整的英法联军士兵终于历尽艰辛踏上了英国的土地。新华社发
  
<img src="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40604/images/11716171_193867.jpg" alt=""/>

  这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一名英国皇家海军士官扶着受伤的战友走上一艘驱逐舰。
  
<img src="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40604/images/11716171_193868.jpg" alt=""/>

  这是当时英国士兵乘船从敦刻尔克撤退时的情形。
  
<img src="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40604/images/11716171_193869.jpg" alt=""/>

  这是当时正在等待撤退的英军。
  
<img src="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40604/images/11716171_193870.jpg" alt=""/>

  这是当时正在逃生的英法士兵。由于敦刻尔克港海滩水浅,许多从对面英国开来的船只不能靠近接人,许多逃生的士兵只得涉水,艰难地走向停泊在几百米之外的救援船队。 </pr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link href="Css/css.css"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link><style type="text/css"></style>
作者: 一二三四五    时间: 2006-6-4 09:10
看了这个想去玩盟军了[em02]
作者: 水一样的心情    时间: 2006-6-4 16:04
<p>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呀啊。哈哈</p>
作者: 大气磅礴    时间: 2006-6-4 17:36
敦刻尔克人和二战老战士在8日欧洲胜利日这天纷纷走上了街道,有关敦刻尔克二战时的记忆在这天被全部打开。 <p>  “那年我5岁,德军的轰炸迫使我们全家逃亡,大大的钢盔扣住了我整个脑袋。”在游行队伍中,阿尔贝 不断回忆着当年的情景。他说,一路上逃亡的人纷纷带上钢盔,伴随着远处巨大爆炸声在乡间穿行,许多孩子在钢盔下瑟瑟发抖。 </p><p>  “如果说孩子因不懂战争而不害怕,那是在撒谎,”与阿尔贝有着同样经历的伊夫·吉兰在一旁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一到胜利日我们就特别高兴。你知道,战争有多么残酷,而敦刻尔克人的高兴与巴黎人是有区别的,1940年5月敦刻尔克的盟军为了成功撤退,与德军进行9天的殊死搏斗,当地95%的建筑因此毁于敌人轰炸,而这里又是最后一个被解放的法国城市,当听到盟军胜利的消息后,我们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敦刻尔克以历史上著名的大撤退闻名于世。1940年,德军的推进迫使英、法等国约40万军队撤到法国敦刻尔克这一狭小地带。从5月26日到6月4日,英法海军一边顽强抵抗德军飞机轰击,一边从海滩上将约34万名英法盟军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为日后的大反攻保存了实力。 </p><p>  “当时仿佛全欧洲的爆炸声全都集中到了这里。”胜利日的鞭炮声让88岁的法国老兵让·贝卡尔再次想起大撤退时的惨烈。他说仅1940年5月27日这天,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了猛烈轰炸,投下数万枚高爆炸弹和燃烧弹,撤退的海滩到处是尸体,到处是爆炸的巨响,远处着火油库的浓烟遮蔽了天空。而天空上,英国空军数百架战斗机正与敌人鏖战,全力掩护海滩上的登船点和运输船只。为了抢速度,盟军士兵用汽车搭成浮桥从海滩一直延伸到船边,以帮助军队快速登船。他相信,胜利日许多人的脑海中一定会再现当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最终我们胜利了”,贝卡尔兴奋地说。 </p><p>  作为仅存的历史建筑,敦刻尔克大教堂外墙上的累累弹痕记述着当时战事的猛烈,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经过大教堂时,鼓乐齐鸣,人们穿着40年代服装边唱边跳,以再现胜利日的欢腾,一些经历当时战火的老兵却潸然泪下。老兵波里夫卡的许多战友牺牲在了敦刻尔克,指着教堂墙上的弹痕,他动情地说:“如果人类不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就不会意识到和平生活的美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纪念这场战争的意义!” </p><p>  在敦刻尔克当年大撤退的海滩大堤上,如今立起一座高大的纪念碑。8日这一天,纪念碑前聚集了许多自发前来的群众,人们献花,歌唱,凭悼二战中长眠在敦刻尔克的先烈。而在不远处的海滩,德军战机的隆隆声和炸弹的咆哮声已成为往事,只有敦刻尔克的海滩涛声依旧……</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作者: 大奖等你拿    时间: 2006-6-4 20:38
这啥呀
作者: 我能做什么1    时间: 2006-6-5 06:47
晕,做广告呀
作者: 水星之王    时间: 2006-6-5 16:54
<strong><font size="7">5楼6楼的是白痴呀,这么重要的历史时间都不知道,看清楚是什么再回,瞎回复什么呀,没有家教的东西,文盲.小时候让猪踩着脑袋了吗?</font></strong>




欢迎光临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http://ink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