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喷墨论坛-喷墨技术应用-数码影像-数码印刷-数码印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剖析 打印中色彩空间的转换意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主题

247

帖子

44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12:4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化意图:可感知、饱和度: F' t- J  P9 \

0 [" m5 p5 T2 v7 C: Y       我们在打印机ICC曲线制作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对于色彩空间转换中着色方法(Rendering intents)的选用感到迷茫。因此,在这里通过图解可以更直观的比较色彩空间的四种转换意图的区别。
) ]- T9 H& t# |, a/ x& ~4 k    一般来讲,实际设备的色域是不足以重现源空间色彩的,也就是说目标空间小于原空间,当然这不是我们期望的,但实际往往如此,超出目标色彩空间的色彩如何处理,这便是着色方法的问题的由来。ICC共提供了四种着色方案,或者说色域映射方法来处理这一问题,每种方法都是一种妥协和压缩,问题是怎么取舍。这四种方法在Photoshop中文版中被分别翻译为:可感知、饱和度、绝对比色、相对比色。) Y. B" c6 ~1 V
, R1 u. r% b+ C, g, ?; ?
       可感知(Perceptual Intent)$ X# d& F% J( r# Y7 p+ B7 [
  |- q4 T; ]5 V3 {8 s* x
       可感知是最常用的一种转换方式。可感知转换方式即在保持所有颜色相互关系不变的基础上,改变源设备色空间中所有的颜色,但使所有颜色在整体感觉上保持不变。4 Y5 C7 x- h5 d8 D/ K0 T/ r

  _* Y) ^% G) T$ }
可感知转化意图下的色块
       我们的眼睛对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敏感,而对于颜色的绝对值感觉并不太敏感。如果一副图像中明显包含了一些色域外颜色时,采用可感知意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感知比较适合轿大的RGB色域的相较小的CMYK色域转换使用。通俗一点理解,可以叫做整体的压缩。优点是能保持图像上所有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缺点是图像上每个颜色都会发生变化,经常可以看到图像整体会变浅之类的。' o5 H" _1 h$ i' }* H
6 V% d" H% `1 q1 t. D. Q# s! A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兼顾了比色法和饱和度法的优点,旨在保留颜色之间的可视关系,尽管颜色值本身可能有改变,但人眼看起来感觉更自然,此方案由于保持原色彩关系,等比例压缩,所以适合需要高质量的摄影图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主题

247

帖子

44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47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2:50:28 | 只看该作者
饱和度(Saturation Intent), p8 `' y  J0 ~' B$ y# T) ?
4 `+ u% T4 k! W) s0 L
       饱和度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压缩,饱和度转换方式力求保持颜色的鲜艳度,较为忽略颜色的准确性。它把源设备色空间中最饱和的颜色映射到目标设备中最饱和的颜色。好处是所有的颜色相对关系都没有改变,保留了层次;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所有的颜色都改变了,饱和度降低了,通俗一点理解即保持图像鲜艳的色彩而丢失了颜色的准确性。
" Q0 s) r, W# X6 i: k) f $ s' x& ^5 s/ ~" h, h# O
饱和度转换意图下的色块
       因为这种方法饱和度损失是最大的,饱和度丢失法也许更确切。比较适合于需要分辨颜色相对关系的用途,如科研图像、商业图表等,比如DNA染色图像,或者拍回来火星红外线照片,因为这些应用具体的颜色是什么不重要,分辨颜色的差异更重要。6 b0 o9 g3 U: Q, @- d

, J, Q! _5 {: I) y) ~       最简单的是比色法(Colorimetric Intents),这种方法保持落在目标色域内颜色不变,而以牺牲色域外颜色为代价。 比色法又分两种,一个是ICC绝对比色,另一个是与输出介质关联的相对比色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主题

247

帖子

44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47
3#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2:51:25 | 只看该作者
绝对比色再现意图主要是为打样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在另外的打样设备上模拟出最终输出设备的复制效果。即落在目标色域内的颜色不做任何改变,全部 “复制”过来,不进行源空间与目标空间的白点匹配,而超出目标色域的颜色(溢色)则被简单剪切掉。通俗理解来说,模拟纸白,白色变化很大。
绝对比色转换意图下的色块
       这种做法好处是低饱和区颜色都没有变;缺点是超出目标色域的高饱和度区域色彩完全失去层次。因此不适合一般常规转换,只是在很少的情况下使用。) ]0 v; k+ u6 V* B; `+ t! p& L( b# E
2 @& R+ n+ C! ^8 Z, k5 }* }" p
       相对比色(Media-Relative Colorimetric Intent)
% J0 \# c, R$ Z3 F7 b: e3 s9 h  i# p 7 M: _# D1 X0 C5 f8 a
       相对色度是要准确复制出色域内的所有颜色,比较源色彩空间与目标色彩空间,先将源的“白色”与目标空间的“白色”精准对位(不管其色值是否一致),原色彩空间中的“白点”将被置于打印介质的“白”点上(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白),然后将落在目标色域内的其他颜色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精确映射和匹配,超出目标色域的溢出颜色会被替换为目标色彩空间内可再生的最相近的颜色。: ?( z$ m9 [. p& F2 `0 n
) ~6 O1 e& S" t7 s  h: x* ^
相对比色转换意图下的色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主题

247

帖子

44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47
4#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2:52:19 | 只看该作者
该方式低饱和色区域颜色得到准确还原,同时符合人眼对媒体白点自动适应的特性,即尽量忠于原始图像的色彩。但是同样损失了溢色部分的层次。相对色度再现意图对于图像复制来说,比感知再现意图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保留了更多原来的颜色,适合色域差别不太大的icc之间的转换。
. I1 [% W' I3 s" R+ `. r) s
1 n$ K+ x0 M2 {" v) [
四种转换意图比较
       总结:这里对可感知、饱和度、绝对比色、相对比色这四种转换意图,在色彩映射原理及实际应用上,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说明。每一种色彩转换意图,都有着其独特的色彩映射方式,以及不可避免的颜色压缩缺陷。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按照不同的应用去选择合理的颜色空间转换意图,而针对于打印输出的色彩管理上,建议使用相对比色的转换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喷墨论坛 ( 沪ICP备05013984号

  

GMT+8, 2025-4-26 13:09 , Processed in 0.0781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