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印刷”被越来越多地挂在嘴边、用作实践,一个有关它的发展脉络已清晰地延伸在你我面前。
我国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中国的印刷业应从绿色化、数字化、创意化等方面进行突破,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使我国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取得重大进展,最终实现建设印刷强国的目标。绿色化、数字化、创意化是印刷业今后发展的三大亮点。绿色化业界讨论热烈,声势浩大,进展迅速,且按照预定的目标前进。数字印刷相对绿色印刷来讲,起步较早,但目前的进展相对滞后,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加快实施的步伐。
现状:差距与潜力同在
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国内的文化消费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目前,我国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多样化和个性化上,而数字印刷正是适应了这种需求。
据国外有关机构研发报告表明,全球数字印刷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即1995年增幅为1%,2000年为4%,2006年为16%,2010年为19%。我国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数字印刷产值占印刷总产值的比重要超过20%。即使达到这个指标,也落后于全球数字印刷的增长速度。这就表明,我国数字印刷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目前,我国数字印刷已开始起步,发展也较快,但整体规模较小。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按需印刷设备保有量约为36000台,其中单色设备保有量约为7000台,彩色设备保有量约为29000台。而日本按需出版印刷设备保有量为78940台,单色9980台,彩色68960台;西欧按需印刷设备保有量约为264800台,单色55400台,彩色209400台;美国按需印刷设备保有量约为324600台,单色110800台,彩色313800台。与这3个国家和地区相比,2010年中国单色设备保有量仅为日本的70%、西欧的13%、美国的6%;而彩色设备装机量为日本的42%、西欧的13%、美国的14%。数据表明,我国的按需印刷行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经济快速增长的大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扩大内需、稳中求进的态势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按需印刷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预示着数字印刷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前景广阔,不可小觑。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与印刷市场的快速增长将给数字印刷带来巨大的商机。在未来5年,中国的数字印刷将占整个印刷产业市场份额的20%以上,届时彩色数字印刷设备装机量将会达到20000台左右,数字印刷的规模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总之,中国的数字印刷将沿着快车道迅速向前。
趋势:优势与机遇并存
数字印刷之所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因为它具有比传统印刷特有的优势。传统印刷定位在大众化生产和服务市场上,特点是印量越大,成本越低;而数字印刷则定位在短版甚至极短版的按需生产和服务上,特点是印量越小,成本越低;当前和今后一个漫长的阶段,印刷市场的需求趋势是印刷产品品种多(多样化)、印量小(短版化)。对于此类产品需求,数字印刷可以顺利地实现1本起印或1张起印,印刷成本也大大低于传统印刷。数字印刷的短版成本低就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价格决定市场理论的体现。
数字印刷采用的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从信息传递到直接制版,再到数字印刷乃至快速装订,大大减少了产品制作的时间,将传统印刷对印制周期越来越短的烦恼轻而易举地予以解决,它可以短到几个小时,甚至立等即取。这对当前快节奏的市场经济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因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决胜点不再是小鱼吃大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p#副标题#e#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期望也相应提升。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又为实现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期望创造了条件。目前,出版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网络图书、网络游戏、网络杂志、手机出版物、手机阅读器等领域的业务模式逐渐清晰;以电子为载体的数字出版也提上日程,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业链。数字出版产值迅速增长:2008年数字出版总产值为530亿元,而2009年为750亿元,同比增长了42%,超过了传统出版的增长速度。近几年数字出版继续快速发展。新闻出版总署在《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数字出版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把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作为重点,促进出版产业的转型。数字出版的这块大蛋糕中也有以纸质为载体的数字出版,这就为数字印刷提供了拓展市场的基础。可以说,今后更大份额的图书印刷将转向数字印刷平台,数字印刷总印量将呈现稳定持续的增长势头。
可变数据印刷也是数字印刷的一种形式,前景广阔。近年来,物联网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物联网产业及其核心技术之一RFID(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增长潜力巨大。据国际知名RFID市场调查咨询公司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RFID市场总额将达到56.3亿美元,比2009年的50.3亿美元再有提升。其中用于卡片、票据、护照、药物等领域的RFID占64%。另据有关资料显示:自国家药品监管局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宣布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以来,全国4000家制药厂中的3000家(含307种基本药物)需实施电子监管码,每年需300亿平方米的标签需要喷码。此外,有些酒类、食品、化肥、种子和饮用水等产品也开始使用电子监管码。截至2010年10月底,实施电子监管码的备案企业已达1121家,赋码上市94.25亿件。未来的RFID门票将成为一种主流应用,覆盖展会、演出、旅游区门票、交通运输车票等多种领域和行业。凡此种种,无疑给标签印刷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未来3年的增长率可达15%。数字印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协作。在政策方面,发展数字印刷已列为《振兴文化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重点拓展的领域。总之,数字印刷作为高新技术,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一定的扶持。新闻出版总署于2011年1月11日印发了《数字印刷管理办法》,并从2011年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经历4年多调研后制定出来的,是在全球数字化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印刷产品和服务需求便利性、差异性、多样性的要求下诞生的规范性文件。它将有助于我国印刷业的转型升级;规范数字印刷企业的经营活动,一批数字印刷企业将获“身份证”,名正言顺地开展各种数字印刷业务。数字印刷市场将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发展数字印刷需要设备、器材供应商的配合与支持。许多设备、器材生产企业早已运筹帷幄,研制开发出相应的设备和器材,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提升性能和水平,供应市场。他们还以完善有序的营销体系和客户信息网络,满足印企的实际应用需求,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为印企拓展数字印刷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重点:认知与行动合一
数字印刷的市场是广阔的,商机是无限的,企业能否乘上“数字东风”关键在其行动与否。
#p#副标题#e#
1.提振信心,及早介入。不可否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于客观经济形势的不乐观和其中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印刷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理想和宽松。企业迈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那道坎,又遭遇了欧债危机这道坎。印刷企业的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大幅上涨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印刷工价经过多年持续大滑之后又在超低位上徘徊;供大于求的印刷市场形势又将长期存在,它必然造成生产能力的闲置和生产效率的降低;企业资金匮乏,融资成本又高……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家信心低落,无可奈何。在数字印刷大力发展并与传统印刷并存的时期,企业务必要有长远眼光,不被当前的困难所吓倒,要挺起腰杆向前冲,及早介入数字印刷,坚持实践和历练,占领数字印刷的制高点。哪家企业这样做了,哪家企业就会赢得印刷市场的今天、明天和未来。
2.结合实际,不断实践。数字出版必然催生印刷技术变革。印刷企业要在拓展传统印刷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印刷流程,大力发展数字印刷,提高对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供给能力。第一,要主动进行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如加速发展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逐步淘汰传统的印前准备和制版系统;购买适宜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印刷机和相应的印后装订设备,实施数字印刷。第二,要实施全面广义的数字印刷。即印刷工艺数字化,主要包括数字图文的采集、数字拼版、数字打样、数字印刷以及印前控制的印后加工;印刷内容数字化,主要包括适合网络传输和远程传输的数字印刷页面生成,建立数字印刷内容数据库,存储、查询、开发和再利用数字资源,为其他媒体的需求服务;印刷经营管理数字化,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印刷服务网,通过自动报价、网络接单、异地印刷、个性化服务、作业跟踪等,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3.实施绿色的数字印刷。印刷企业在实施数字印刷的同时必须兼顾绿色印刷,两者必须同步发展,因为绿色印刷涵盖所有的印刷方式。企业在实施绿色印刷时必须考虑资源节约、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回收利用等问题,且按照绿色印刷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出的印刷品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以此在数字印刷中融入绿色印刷,使两大亮点同时为企业“效力”。
4.突破瓶颈,促进发展。我国的数字印刷目前的规模较小,只占印刷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几。究其原因,一是成本较高。运行企业在短期内无法看到利润回报,加之现在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往往是等待数字印刷市场稳定时再进行设备投入。由于运行成本较高,数字印刷价格昂贵,特别是在较大印量的按需印刷中更是如此。这就影响了数字印刷市场的拓展。
众所周知,数字印刷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若干年后可能要占据整个印刷市场的半壁江山。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市场变化情况,决定对设备如何投资。对于实力雄厚的印刷企业,其可一次性购置先进的数字印刷设备。购置时应该注意选择与企业所需相适应的,质量可靠,且较长一段时间不会落后的数字印刷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印刷长版活,也可以印刷短版活,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增加利润回报。对于资金实力有限的印刷企业,其可用数字技术改造和提升现有的传统印刷设备。譬如,用数字技术改造供墨系统,更好地实现油墨的预置;利用数字技术改造现有的单张纸给纸系统,实现给纸与印刷的无轴传动;加装套准和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用数字技术和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印刷设备的干燥系统,提高干燥质量和降低能耗;改造供墨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和供暖系统等,减少污染,节能减耗。
二是数字印刷产品的总体质量不及传统印刷的水平。突破这一瓶颈要从设备、工艺、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着手;强化人才技能培训与提升,提高素质;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数字印刷的质量水平……只要认真对待,数字印刷赶上甚至超越传统印刷的质量水平完全是有可能的。只要做到了“同等质量价格低,同等价格质量好”,数字印刷的市场自然就会迅速拓展。
5.创新经营。过去人们常说,“好酒不怕巷子深”。言下之意是指只要产品质量好,客户就会自然而然找上门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不仅是生产单位,更是销售单位,即“好酒也要常吆喝”。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许多企业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连锁经营、异地经营,通过规模扩张,把数字印刷做大做强;多渠道产品展示,以树立口碑和形象;延伸服务链,为客户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使数字印刷增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