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影像领域的领军企业,柯达一直占据着霸主地位,但近些年来,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柯达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与困境。面对困难,柯达埋头发展技术,开拓市场。这些年来,柯达的数码业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6年前仅占营业额的20%—30%,到目前的70%,柯达的转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然而柯达的转型是如何进行的,现在的柯达又是什么情况,中国市场对柯达来说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兼消费数码集团和图文影像集团亚太区总裁Steve Green(史帝夫·格林)。
记者:作为较早进入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中国市场一直是柯达极为关注的一个市场,柯达于2003年勇敢宣布重大战略转型———“全力进军数码领域”,请介绍一下柯达转型后的情况?
史帝夫·格林:2003年,柯达勇敢宣布重大战略转型———“全力进军数码领域”,以影像产品和服务为根基,发展成为一家更平稳的多元化全球公司,成为数码影像市场上的领导者,并明确了发展战略:“通过材料科学和数码影像科学交叉领域的优势创造可持续的增长”。柯达数码业务的成长非常迅速,目前数码业务在柯达大概占到70%的营业额。五六年前数码业务在柯达的整个营业额中只占到20%—30%。同时,数字业务在亚洲增长非常快,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如今,柯达已经年轻化,并成功地数码化,转型的初步阶段已经完成。
柯达转型的关键一步是通过全球并购成立图文影像集团。商业印刷领域是转型的起点,可以充分发挥柯达在影像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数码成像的专利储备特长。柯达两年间斥资25亿美元,收购了5家公司组成柯达图文影像集团(Graphic Communication Group)。
记者:目前,中国市场引起越来越多行业巨头的关注,他们更多的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一市场,并加大了在华的投资,那么柯达如何应对这方面的竞争?
史帝夫·格林:与数码印刷领域的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整合后的柯达,是数码印刷领域惟一可以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从数码制版(印前),到数码印刷,到流程管理,再到印后的数码扫描,在数码印刷的每一个环节,柯达都牢牢地将所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柯达,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完整的数码印刷解决方案。而相比之下,在数码印刷领域的其他同行,都只能提供部分服务。
目前柯达正在努力组建销售团队,拓展新的商业渠道,大力在中国市场上推动数码印刷技术的普及。应用新的柯达数码喷墨技术和印刷整体解决方案,商业用户可以降低很多成本,尤其是在物流方面,利用这样的技术可以每天根据需要定量印刷,可以使印刷厂规模减小。
柯达也将致力于与政府和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努力推广数码印刷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为中国印刷产业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柯达将努力与印刷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合作,努力帮助自己的合作伙伴、客户和所有相关利益者一起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在中国打造世界级的数码印刷产业链。我们希望数码印刷、按需出版业务能够极大地提升中国的绿色GDP。
记者: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柯达在环保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史帝夫·格林:数码印刷是柯达新战略布局的重点。在数码印刷的两种主要技术———喷墨数码印刷和静电数码印刷(激光数码印刷)上,柯达都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优势,也贯穿着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喷墨数码印刷领域,柯达领先的Stream可变印刷技术,以其技术上的巨大突破和在节能环保上的巨大优势,向传统印刷发起挑战。Stream是柯达独有的一种核心喷墨技术,非常适合大批量连续生产,并可实现完全可变信息印刷。从成本、介质适应性、印刷品质和产能的各个方面,Stream都可与传统印刷相比拟,因此被称为“胶印级的数码印刷”。Stream是传统印刷跟数码印刷两种技术优势的结合体,既保持了数码印刷的灵活性,又把传统印刷的高品质、高产能融合了进来。
“绿色”已经融入到了柯达设备设计理念的点点滴滴。例如,为了还原静电印刷过程中产生的不友好气体,柯达的Nexpress系列静电数码印刷设备通过特别的设计,将静电印刷过程中产生的不友好气体进行还原,还原后所排放的气体已经不含不友好成分,甚至可做暖风使用。耗材方面,柯达的数码印刷设备可以在各种环保纸印刷;柯达的印刷油墨符合欧盟AC17025认证标准,适合做食品外包装;以柯达数码印刷产品印制的所有产品,都可用现有标准脱墨技术回收,符合国际脱墨工业协会的标准工艺流程。柯达还通过将墨粉包装瓶由原来装1公斤墨粉改为装1.25公斤,节省了塑料瓶的使用;通过将滚筒元件的泡沫减震材料改成纸盒减少了塑料的使用。
除了符合相关规定之外,柯达更以其技术优势不断超越行业标准、超越竞争,显示出行业领袖特有的从容。2003年欧盟颁布了《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限用6类有害物质,柯达则因为产品中完全不含有六类物质中的任何一种而不适用此标准。类似地,国际职业病协会(NOHSC)界定了一些会在工作环境中对人造成伤害的物质,柯达同样因为产品运行中不产生标准中所提到的任何一种跟职业病有关的物质,而不适用这一标准。#p#副标题#e#
记者:创新与研发一直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原动力,请您介绍一下柯达在创新与研发方面的情况?
史帝夫·格林: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柯达一直引领着影像业每一次技术创新和变革的潮流,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柯达多年来对研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即使在战略转型最艰难的时期、在全球经济紧缩的情况下,柯达仍然在研发上投入大量经费。对研发的高度重视带来了柯达在影像科学和材料科学两个领域数以万计的研发成果,为柯达赢得了行业的战略制高点,也为柯达的战略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依靠技术起家的柯达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始终非常重视对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柯达曾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地都建有研发中心,拥有超过4000人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队伍,其中有600多人拥有博士学位。
对研发的高投入换来的是技术专利的高产出———柯达每年获批几百项专利,对研发的持续投入使柯达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影像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研发的领先还为柯达带来了可观的专利费用———去年仅一家公司就支付了柯达在影像领域的专利费几亿美元,这些费用为柯达战略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柯达预计未来几年每年专利收入在2到2.5亿美元之间。
此外,柯达的研发团队还在积极探讨向一些柯达此前从未涉足的高科技领域进军的可能性,以探索柯达下一步的重大战略转型。
位于上海的柯达大亚太区产品研究开发中心是柯达总部研发机构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而且柯达大亚太区产品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全部都是中国人。
记者:柯达作为在中国投资较多的企业,您怎样看待柯达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史帝夫·格林:我们的确在中国做了许多关键性的投资,这突出了中国在亚洲乃至在全球的地位,在中国上海的柯达大亚太区产品研发中心,我们正在研发许多重要的软件,服务于全球客户。
我们对柯达在中国的增长非常满意。我们将亚太地区分为六个分区,日本、韩国、太平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的南亚地区,印度,最后一个就是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台湾和香港。目前在亚洲,日本仍是我们销售额最大的地区,今年中国将第一次超过日本,而且超过的份额会越来越大。
我们对柯达在中国的发展很高兴,我们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要与我们的客户更好地合作。因为,只有客户取得成功,柯达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在未来将努力帮助我们的客户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柯达在财务上非常稳健,具有良好的现金流。整个公司非常稳定。面对经济危机,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是很难应对的,而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这样的保障。
我们也不断在全球寻找内外部的投资机会,计划我们的战略性投资,包括区域性的战略和产品上的策略。我们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这就是为什么柯达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方熙(PHILPJ.FARACI)特意来到亚洲,就是为了在正确的时间、在合适的地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