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走环保印刷企业新路绿色认证显示范效应

来源: 发布日期:2011-11-10 198
    参观绿色企业,对话绿色精英”是首届绿色印刷宣传周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印刷媒体的一个重要实践。11月4日, 《中国新闻出版报》、慧聪网等印刷媒体的记者一行6人,驱车前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了该地区3家获得首批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并就绿色印刷的相关话题与企业家进行了对话。从走访的印刷企业来看,绿色印刷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绿色认证话题是当下的热点,行业内相当多的企业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正在最大限度地“身体力行”着绿色印刷。

谈起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丰雅高),业内业外都知道它主要印刷高档期刊。一位期刊主编对媒体抱怨说,他们要价太高。

记者告诉他,要价高肯定有高的道理。记者在利丰雅高的车间内看到,他们用的纸张是符合环保标准的GB/T 24999纸张,使用的油墨是环保的大豆油墨,书刊装订用的热熔胶是德国汉高的热熔胶,上光油用的是德国水性上光油,喷粉是玉米做的植物喷粉……

利丰雅高副总经理王京安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当初他刚调到这家公司时,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家公司太有钱了。因为国内企业,只有在印刷中小学教材时,才舍得使用德国汉高的热熔胶,一般情况下多使用国产胶,而利丰雅高使用的是清一色的德国汉高热熔胶。

要知道,书刊装订用的热熔胶,德国汉高热熔胶的价格远远高于国产胶,国内一般的书刊印刷企业很少能够承受如此高的成本压力。

其实,在利丰雅高,不仅原辅材料讲究环保,在印刷生产全过程,也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仅以防噪声为例,在其厂房内,每一台高速轮转机都穿上一个特制的玻璃“外衣”,这个玻璃房把机器的轰鸣声给隔离开,从而降低了车间内的噪声。

该企业印刷的高档期刊比较多,这些期刊对色彩要求都非常严格,他们应用GMG色彩管理系统,采用屏幕远程打样,不管是四色机还是八色机,不管是两地同时印刷还是三地同时印刷,都能保证色彩一致,此一环节就节约了数码打样的繁琐过程。

对于废纸的回收,他们做得更为精细和环保。王京安介绍,该公司有多台胶订机、骑订机、精装线,有数台轮转机和单张纸印刷机,他们将机器裁下来的毛边、废纸通过统一的收废管道,进入一个大的纸毛房间,通过降尘,将这些废纸打包,然后卖给废纸回收公司。

记者一行人在车间参观的时候,特别是到装订车间,的确没有感觉到粉尘。王京安向记者透露:一年下来,该公司卖废纸的收入相当可观,每月至少能卖出100万元。

#p#副标题#e#

基础设施

建设之初就考虑环保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通印刷)是一家大型民营印刷企业,就其硬件和软件来说,企业有相当的实力,在北京印刷行业内有相当的影响力。但该企业获得绿色印刷认证也并非顺风顺水。该公司质量部经理梁利辉告诉 媒体,从国家出台平版印刷标准到开始认证,我们企业经过整改到拿到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做了很大的努力。

在盛通印刷的高大厂房内,记者看到,每台设备都在紧张地运转着,工人们在机台前认真地操作,并随时检查印刷品的色彩质量;印刷好的成品和半产品,有序地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每堆产品上都贴有生产标签;车间内,地面非常干净,车间通道和劳动区域划分得非常清晰。与利丰雅高不同的是,轮转机未被“包装”在玻璃房里,而是完全“裸露”在车间。

对于企业搞绿色印刷认证增加企业成本,梁利辉表示:“做绿色,既要有投入也要有产出,我们需要向‘绿色’要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废物利用再回收,它确实能把成本降下来,只不过刚开始投入的时候要花些成本。”

通过此次绿色认证,梁利辉认为,对于印刷企业来说,在建设厂房之初就要考虑环保设计,否则在做企业环评、绿色认证时,就要遇到麻烦。集中供气、集中供墨在新厂房建造时就要计划好,它不仅节约资源、节约空间,还能提高效率。为了环保,有时候要改造基础设施、改造设备,如果从长远看,几年内能将成本回收,也是可行的。但他表示:“这对小印企来说,非常难做到,因为他们资金有限。基础设施改造不像投入设备那么简单,对企业确实有点困难。”

对印刷企业来说,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供具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如油墨、纸张,来满足绿色印刷的要求。但是要让所有的印刷产品都达到绿色,就很难做到。梁利辉表示,从印厂的角度,所能做到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去影响客户。

国有企业

绿色认证有示范作用

据记者了解,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新华)是首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60家企业之一,但它是这60家企业中最后一批通过认证的。该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刘峰介绍,临近11月1日,他们还在向相关认证机构递交有关绿色印刷认证的材料。

该公司总经理刘永瑞向媒体透露:“我们企业搞认证的这个决策,是我下的,这个过程比较纠结,但最终还是做成了。从各方面的反馈情况看,我们企业取得绿色印刷认证,应该说利远远大于弊。”

对于国有企业在绿色印刷方面的改造,刘永瑞的经验是:“当天能见效益的,我们马上就做;当年能够见效益的,根据当月的经济状况,很快去做;未来三五年才能摊低成本的,我们只好逐步去做。”

的确,搞绿色印刷认证,有相当一部分国有印刷企业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刘永瑞坦言,他们也曾观望过一阵。其实,他们在第一时间就获得了这个信息,但考虑到自身实力、认证成本、厂房改造、设备投入、未来能否见到实效……何况他们刚刚搬迁到新厂,经济效益还未显现,经济压力不容忽视。她说:“我当时比较犹豫,不是不想做,但成本压力比较大,我希望认证的这个经济压力越小越好,想等经济条件好了以后再做。”

但最终促使她作出决定的是“大势所趋”。她说:“我们作为央企,有一个带头宣传示范的作用,有一个社会责任,这个社会责任包括我们对行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也包括我们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基于各方面的责任,相信我们通过认证是能够获益的,因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集中供气、集中供暖、集中供水、集中供墨在新厂房建设之初他们就考虑到了。为了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他们还淘汰了300多台大大小小的老旧设备。刘永瑞说,在今年年底之前,他们还会将印前、印刷、印后环节的落后设备全部处置掉。与此同时,他们引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先进设备。未来还将在精细化管理、节能灯等方面进行立项、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