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打印机行业复制“刀片模式”受抨击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2-29 176

  消费者状告品牌厂商不兼容通用墨盒

对于打印机企业来说,打印机本身很难赚钱,但打印机原装耗材却是暴利所在。

南都漫画:陈婷

随着“3·15”临近,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热点话题。日前,新疆乌鲁木齐律师张元欣向法院提起诉讼,称自己购买的一台外资品牌多功能一体打印机,不兼容通用粉盒。张元欣在起诉书中称,该品牌此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且怠于履行环保责任。

这起官司将“打印机耗材不兼容”这一行业潜规则曝光于大众。对于打印机企业来说,打印机本身很难赚钱,但打印机原装耗材却是暴利所在。因此,让打印机与第三方墨盒不兼容,就成为打印机企业赚钱的不二法门。但是,打印机行业的这种“刀片模式”(美国吉列公司开创性地采取以很低价格出售剃须刀,而通过销售刀片来赚取利润,这种商业模式因此被称为“刀片模式”)正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消费者和环保组织眼里,这种模式既不经济也不环保,亟待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打印机墨盒的“秘密”

打印机原装墨盒(包括硒鼓,下同)用完后,消费者买来通用墨盒更换,却发现通用墨盒往往会闹“罢工”。新疆乌鲁木齐律师张元欣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张元欣三年前购买了一台外资品牌多功能打印一体机,在墨盒(粉盒)用完后,打算更换兼容墨盒。但到耗材市场一打听才发现,他购买的打印机安装了“加密芯片”,市场上没有能兼容其所购打印机的第三方粉盒,只能用该品牌生产的原装粉盒。作为非专业人士,这是张元欣第一次听说打印机墨盒里也有加密芯片这一“秘密”。原装粉盒需要460元一个,而市场上兼容粉盒只要230元左右,价格相差一倍。出于职业敏感性,张元欣觉得该品牌此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并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原装墨盒只能使用一次,而通用墨盒可多次使用),遂于今年2月10日将该外资品牌告上法庭并被受理。

对于张元欣的这起官司,专业人士并不看好。广东红棉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周告诉记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所谓自主选择权,就是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求、意向和兴趣,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打印机市场品牌众多,并不存在垄断,市场上有大量的能使用兼容墨盒的打印机,涉案品牌并没有也没有能力强迫消费者必须购买其打印机。因此,从法律上看,法院很难支持张元欣;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也指出,不兼容其他品牌的墨盒的做法确实会给消费者造成不便,但这是一种商业竞争策略,也是多个行业的普遍做法,起诉很难获胜。

张元欣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强调,虽然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诉讼,但不代表这个诉讼就一定会输。当然,也不能一定会赢。“长期以来对许多不公平的事情,因为司空见惯以致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合理的,例如本案中的打印机加芯片的问题。由此,必须有人出来大吼一声这不公正,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才能有改变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从法律上而言,本案应该胜诉,但即使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胜诉,本案的目的也达到了。”#p#副标题#e#

  “刀片模式”成印钞机

张元欣的这一官司,将打印机行业的“刀片模式”再度放到了公众视野,并引发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经常采购打印机或者打印耗材的人都知道,市场上打印机的价格往往并不高,对于普通办公来说,低端的喷墨打印机只要两三百元,中端的激光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也只要几千元。但是,墨盒的价格却并不便宜,一个原装墨盒起码需要100元以上,一个原装硒鼓动辄需要300~400元,即便是兼容硒鼓也要200元左右。很多人在逛电脑卖场的时候,甚至会发现“买耗材送打印机”这样的促销活动。

“打印机是一次性消费,而墨盒硒鼓则是经常要更换。厂家用降低初次采购成本的方式,让你购买打印机并带来墨盒硒鼓的持续性消费。打印机不赚你的钱,耗材却大赚特赚。如同印钞机。卖电脑的开比亚迪,卖原装耗材的开奔驰。”广州太平洋电脑卖场经营兼容耗材的颜先生告诉记者。

这种机器不赚钱而用耗材赚钱的商业模式,被称为“刀片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惠普历年来利润的半壁江山,都是打印机部门贡献,而耗材又占据了这部分利润的最大头。爱普生、兄弟打印机等巨头莫不如此。为了确保“刀片模式”这一“印钞机”的正常运作,各大打印机巨头在墨盒、硒鼓的加密上投入了大量研发,几乎所有大型打印机品牌的原装墨盒都使用了加密芯片,以避免通用耗材“侵入”自己的领地。从而形成了行业潜规则。据全球最大的通用耗材生产企业纳思达集团(占据了全球通用耗材20%左右的市场)旗下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臧晓钢透露,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打印机,绝大部分是加装了加密芯片的。

不过,通用耗材阵营也在不断加强对品牌打印机厂商安装的加密芯片的解密工作,以求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据珠海中彩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周建其经理透露,即使激光“加密芯片”做得很好的大品牌打印机,其新产品出来后的半年乃至大半年之后往往都会被破解。不过,在破解芯片的同时,如何不侵犯原有打印机企业的加密专利,则是通用耗材大佬们的一大难题。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品牌打印机厂商一方面通过加快新品推出的方式让通用耗材阵营始终处于追赶状态,一方面又对通用墨盒厂商时不时舞起专利大棒,纳思达与打印机巨头惠普、爱普生都打过知识产权官司。

视点

  用法律手段打破“潜规则”?

对于打印机行业奉行多年的“刀片模式”,业界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息。特别是由于采用加密芯片的原装墨盒硒鼓只能一次使用就宣告报废(实际上,使用完的仅仅是墨水、碳粉部分,打印头和粉盒基本上完好无损,却也报废),从而产生大量难以分解的电子垃圾。在越来越重视环保的今天,这种模式受到环保组织的强烈抵制,并呼吁通过立法规范类似行为。

对环保最为重视的欧盟,早在2003年就通过了《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报废后的电子电气设备的回收处理,这一措施提高了打印机企业的成本“中国兼容墨盒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除了价格优势之外,环保也是一大卖点。”周建其指出。

律师张元欣告诉记者,打官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用法律手段,来打破打印机行业“刀片模式”这一潜规则,让打印机巨头们就限制消费者使用循环再生资源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向社会承诺为低碳环保、绿色地球尽一个国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 E)项目经理郭霞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与其关注张元欣律师能否胜诉,不如更加关注电子耗材的环境保护问题,这一官司将这个问题再次摆到了企业和公众面前。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到了对生产者责任的追溯,提到了产品和包装的强制回收名录,但尚缺乏细节规定,没有具体实施办法和负责的部门。恰逢两会之际,我们也呼吁更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这方面的立法推动,将是未来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据。

不过,在耗材企业高管臧晓钢看来,追求绿色环保是大势所趋,但让打印机厂商放弃已有的商业模式也并不现实。任何一个行业都要盈利,卖打印机不赚钱,通过耗材赚钱无可厚非。如何让这一商业模式更环保,需要打印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