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数字印刷成传统印企转型难题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7-17 151
当前数字时代下,各类高新技术不断更迭,印刷行业无疑也受到巨大“感染”,“数字化”呼声不绝于耳,由此国内传统印刷设备制造商(以下简称“印机制造商”)也迎来了“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的新考卷。新考卷带来新机会,新机会带来新利润,尤其是在国家相关部门频频发布相关政策鼓励的态势下,不少印机制造商已积极发动攻势,大力提升“数字”水平,争取尽早交上满意答卷。

  考试目标 向“数字”要发展
  “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数字”二字是关键。为什么新考卷中如此强调“数字”?细细研读考题,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无限发展空间。
  1.以“数字”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提到“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有两个重要信号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一是印刷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二是国家新 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会同出版产业发展司启动我国印刷产业发展的两大工程——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建设工程,并已得到国家发展 与改革委员会的正式批复,目前两大工程共有十大项目已得到中央的5420万元专款支持,其中有关“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的印刷设备制造项目占到4项,获得超过3000万元专款支持。
  由此可见,作为“考卷命题人”的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已经为我国印刷行业发 展指明了“数字”方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管理发行司司长王岩镔明确指出:“印刷业是一个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发展和升级的行业,要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紧紧 依靠技术进步。”“推动印刷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主要依托于印刷设备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改造。”业内专家也指出,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取得成功后,我国印刷行业便极少出现重大技术变革,因此技术突破对整个行业来说十分重要,印刷技术的“数字”性突破必将切实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使中国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大步迈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 以“数字”满足印企迫切需求
  为何需要“数字”?作为这份考卷的评卷人,印刷企业有话要说。当前印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快节奏、个性化的终端需求对印刷的高效性、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印刷企业对印刷生产的数字化和短版化需求更加迫切。尤其一些传统印刷企业,一方面希望加大对传统设备及流程的数字化升级,以尽可能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数字印刷设备提供短版、个性化印刷服务,或为传统印件“增添个性”,以差异化取胜;有些企业甚至已可提供电子书、网络出版等数字出版服务。总地来说,在当前印刷市场上,印刷企业想要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必不可少。
  而要迎合印刷企业对“数字”的迫切需求,印机制造商就必须加大在印机数字化、直接制版(CTP)、数字化工作流程、数字印刷设备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同时通过重大技术突破后本土化生产带来的设备售价的大幅降低,进一步普及相关技术在我国印刷企业的应用。
  3. 以“数字”带动制造商自身发展
  新考卷对于“考生”之一的印机制造商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市场中饱受激烈竞争洗礼的印机制造商对考试的理解更加“单纯”:一是考虑客户,即印刷企业的需求(如上文所述);二是考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而上述这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印机制造商就必须在深切了解印企需求的同时,将目光放长远,根据市场变化规律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采访中大族冠华销售总监助理刘坚老师就表示,大族冠华相信未来印刷市场将属于数字印刷,因而将发展战略划分为3个阶段:近一两年的短期战略以传统胶印设备研发、制造为主,加紧其数字化进程及流程一体化的建设,同时研制数字印刷设备;3乣5年内的中期战略仍以传统胶印设备为主,以数字印刷设备为辅;而远期战略规划为“享受革命果实”,让数字印刷设备大放光彩。

  确保优势 双管齐下、多点开花
  全力赶考,确保优势项目不丢分极为重要,而这需要以往的良好基础与充足准备。好在各大印机制造商早已积极筹备与行动,或积极采用数字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印刷设备及生产流程,或大力研发数字印刷设备,双管齐下,在印机数字化、CTP、数字化生产流程、数字印刷设备,甚至印后设备数字化上,多点开花,带给业界众多惊喜。
  1.印机数字化
  传统印刷设备制造是印机制造商的主业,印机数字化自然成为他们的“拿手戏”。为响应“数字”号召、把握智能高端印刷设备被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积极政策,北人、上海电气、大族冠华、江苏昌徃、威海印机、华光精工等各家印机制造商都在争先采用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印刷设备技术水平。这其中,独立驱动,操作系统自动化,胶印机综合效率,CIP3/PPF、CIP4/JDF数据接口,以及纸张预置系统、墨色遥控软件等都成为各家技术攻关核心所在,在机制版等目前鲜有涉足的技术也正被热议。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北人此次获1090万元专款支持的数字化单张纸对开多色胶印机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将在已有十余年研发改进基础的BEIREN300平台上,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控制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全面提高该类型国产胶印机的整体性能,其中全自动换版技术、兼容CIP4标准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解决方案等“数字化突变”备受瞩目。
  再如江苏昌徃,其单张纸高端多色胶印机项目也获得江苏省数百万元的资金支持,新推出的设备拥有数字化接口,且可在15000张/小时的高速运行中实现纸张预置,后者在国产胶印机领域可谓“独一份”,也因可节约大量调机时间与废张而受到众多印刷企业的青睐,装机量已逾20台。
  但采访中,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印刷机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韩晓良老师同时也指出,国产单张纸/卷筒纸胶印机中的数字化改造多集中在四开、六开幅面以及中小幅面,印机制造商对更大幅面的胶印机,尤其是对开以上幅面的单张纸胶印机的数字化改造的关注与投入力度不足,这是一大市场空隙,存在不少机会,应给予足够重视。
  2.CTP
  现如今,随着我国CTP应用的逐步普及,在CTP设备市场中我们也开始看到大族冠华、华光精工、青岛瑞普等印机制造商的身影。个中缘由,市场巨大的商机是一大推动因素,而为作业提供数字化完整印刷解决方案也是一大考虑要素。
  但在研发进程中,各大印机制造商多以合作方式实现自身CTP设备的研发与推广,掌握核心技术的相对较少。在这方面,大族冠华就是一个榜样。大族冠华从2003年开始进行CTP设备的自主研发,逐步掌握其中的核心技术后推出相应CTP设备,产品除拥有优质品质外,还拥有更为经济的售价,从而在推广时十分顺利,销量迅速提升,装机量业已突破百台大关,2010年起更是有印刷企业主动上门订购。这也是其“厚积薄发”带来的优异成绩吧。
  3.数字化工作流程
  数字化工作流程是数字化完整印刷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华光精工等为代表的印机制造商也纷纷加入了数字化工作流程及相关软件的研发中。
  但在此进程中,印机制造商渐渐发现印后环节往往会成为数字化流程完整性的“绊脚石”,为此他们也逐渐将流程触角延展至印后环节。如大族冠华就开始考虑印后联机问题,再如北人,据称其一项已验收的3000万元的数字化印刷设备项目中就包含一台数字化印后设备样机。这些无疑都是积极的信号。

#p#副标题#e#
  4.数字印刷设备
  在数字印刷设备市场上,我们也看到已有越来越多印机制造商加入:早前北人与惠普合作推出宽幅数字印刷机,华光精工成立喷墨印刷事业部,威海印机于2009年推出药品电子监管码喷墨印刷机,多元电气于今年1月正式推出Duoyuan Jet 3200/5000系列超宽幅高速UV数码印刷机,大族冠华正在研发单张纸喷墨印刷机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展出,等等。
  但我们注意到,目前印机制造商涉足的几乎都是喷墨印刷设备,且以宽幅喷绘设备为主,这一方面是出于技术研发难度考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国内短版、按需印刷市场并未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需求不旺盛所致。“数字印刷设备在我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大家还是应该给予重视,考虑向相关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的研发、制造倾斜,向出版、商业、包装领域全面进军。”中国印刷机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齐福斌老师强调道。

  考题难点 考验科研能力
  虽然印机制造商在“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进程中贡献了积极力量,也已取得部分成绩,但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份新考卷的“科研”难度确实不小。
  1.困惑于研究方向
  “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这份新考卷的内容包罗万象,作为“考生”的印机制造商要明确自己的“备考重点”并不容易。其中,印机数字化可谓“最对考生味口”的项目了,但要在未来“考”出好成绩,光靠这一项是不够的,因此印机制造商必须向其他“数字”方向渗透。
  但往哪个方向努力,却是各“考生”头疼的问题。由于CTP、数字化工作流程、ERP、数字印刷设备等其他“考点”的技术难点集中在IT、计算机技术等非“考生”擅长之领域,因此各印机制造商在选定研究方向上还存在较大困惑,很难准确把握。
  2.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印机制造商“赶考”时多半也会发现,自主研发力度是一大“软肋”。当前国内传统印刷设备制造普遍使用的独立驱动、机床数控等技术,以及开发CTP、喷墨印刷机等用到的激光制版头、喷墨头等核心部件,基本都直接采用国外技术,印机制造商除在印机数字化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稍强外,其他领域多较为逊色。
  对此,齐福斌老师指出:“我国印机制造商规模较小,全国总销售额还不及国外一个大型制造商的销售额;同时其科研投入比例较小,一般低于销售额的4%(德国印机制造商则多占8%)。因此,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导致主要先进技术、核心技术无法掌握,极大限制了我国印刷设备水平的快速提高。”
  不难看出,这也是多数印机制造商成立之初以仿制国外机型为主的重要原因。由于起步较晚,各印机制造商难免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CTP、数字印刷设备等其他“数字”技术自主研发的信心与精力。
  3.合作开发成本太高
  由于上文提到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印机制造商在计划进入新的“数字”领域时,多考虑与相关供应商合作,以引进核心部件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其中尤以数字印刷设备为甚。正由于未掌握核心技术,印机制造商在此过程中常遭遇“成本危机”。
  采访中韩晓良老师举出了某家印机制造商A的例子:“A当时计划开发四开彩色喷墨印刷机,由于自身不具备喷墨头自主研发能力,只能寻求与某国外喷墨头供应商B合作。B报价80余万元/台(每台用12组喷墨头),A经核算发现研发成本太高,几乎无法接受,即使实现销售,也相当于给B打工,只得作罢。”较高的成本门槛,的确成为厂商“研发不力”一大要素。

  未来答卷 内外并举促发展
  面对上述考题难点,印机制造商应该如何努力“备考”?这其中,印机制造商不仅要苦练内功,也要善于借助外力。
  1.巩固主业、深化印机数字化
  首先,答卷要“出彩”,优势项目必须要拿高分。对印机制造商而言,在传统印刷设备的印机数字化上做文章,绝对“熟门熟路”,易获高分。
  而且采访中多位专家均表示,虽然当前市场对喷墨印刷等新技术及新设备投入了较大热情,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印刷市场,传统印刷设备仍占据主导地位,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这从当前市场上多色胶印机的火爆销售情况就可以看出。
  因此,在此形势下印机制造商还应以巩固主业为第一要务,在数字化的冲击下进一步深入探索印机数字化,为未来市场做足准备。
  2.找准方向、加大自主科研投入
  针对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印机制造商的“治本”之法无疑是加大对“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的科研创新投入,积极研发相关核心技术及应用之法。在此方面,上文提及的大族冠华对CTP设备的自主研发无疑鼓舞人心。由于其职业化技术团队在长期自主研发中掌握了CTP核心技术,其中的经验对大族冠华研发喷墨印刷设备也是极好借鉴。因此,刘坚老师坚定地说:“核心技术一定要自己掌握!”
  而掌握哪些核心技术“腰板更硬”,也更容易切入?韩晓良老师极为推崇在机制版(DI)技术。首先,目前海德堡、高宝、小森、利优比等海外厂商都在推广这项技术,且国内印刷业也很有可能向这一方向发展;其次,相较于数字印刷设备而言,在机制版技术是一种有版印刷方式,可能更易被印刷企业接受与应用;再次,印机制造商研制在机制版技术,较研制数字印刷设备更具特长。
  其实在2004乣2005年时,已有印机制造商计划研发这项技术,并投入相应人力物力,但最终由于资金链等问题搁置,实在可惜。若能研制成功并将设备成本降至胶印机的水平,相信一定会获得丰富回报。
  3.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印机制造商在IT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稍显不足,加上资金不足的困窘,因此可考虑在市场中乃至在社会上积极寻求更为广泛的支持,共同“攻玉”。
  比如,印机制造商可以尝试与软件研发实力较强的供应商开展更深入的合作,集各家所长,共同研发CTP、数字化工作流程、数字印刷设备等技术与产品,并通过捆绑销售等方式联合在市场上推广。
  再如,“产、学、研、用”互动与结合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印机制造商可充分调动与发挥印刷企业的丰富实践经验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集中优势力量,共同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
  最后,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对各印机制造商而言也十分重要。
  正如上文所述,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建设工程”两大工程中已有十大项目获得中央巨额专款支持,而且中央财政将“连续3年对印刷业进行专项支持”,只要相关印机制造商积极争取,研发资金匮乏的困境有望得到极大缓解;而国家相关部门也正逐步注重政府采购优先考虑、相关零部件进口免关税、利用国家力量促进技术转让、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方面的有利影响与有力引导,这也是印机制造商可供借助的有力“东风”。
  “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的这份新考卷,印机制造商在未来究竟会交出怎样的答卷?我们充满了期待,也期望看见越来越多“Made in China” 的标签,作为这份考卷上的最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