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探讨云端科技在印刷行业的运用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9-27 160

云技术

云技术云端科技在印刷行业的运用

以云端科技为主题探讨其未来在印刷产业上可能的应用模式,主要叙述云端科技在DTP数字技术后之发展,将成为最重要的印刷信息产生模式,并以先传播后打印为主的传播科技。第一段解释云端科技的意义。第二段是以云端科技的配置模型、云端运算的服务特征、服务的层次为子题。第三段则以云端科技与印刷制作为子题描述其对印刷产业可产生庞大的信息使用群,对印刷产业产生莫大的利益,以及发展空间。第四段则解释云端科技与EP同步时需要使用多款软件来嵌入影音、动画,其对印刷产业产生颇多的附加价值。

计算机发明之初,因为主机、储存及输出等部件都很昂贵,所以都是以主从为架构,个别操作端只有键盘及屏幕接口,能储存的数据也非常有限,通常不到1MB。在个人计算机发展之后,因其演算能力大幅增强,储存容量从10MB成长到现在的几百甚至几千GB,加上区域有线网络的使用,似乎已满足大部份印刷系统运作的需要,从设计、印前到印版输出,甚至经厂内的区域网路传输,作数字打印及输出等使用。但要跨到有线因特网、无线上网,以及各自为体系的系统时,除非有T1、T3线,否则目前ADSL的外部传输速度仍然严重不足,对时效影响甚大,有时还会因速率突然降低造成很大的困扰。

当来到云端科技时代时,计算机运作的结构又恢复到早期的主从架构,作为主体「云」的数万、数百万部演算及庞大储存空间,加上各个云端和云端间的极宽带档案传输能力,不论自己有一片云或公用云,在云端作稿件档案接受、页面编辑演算、档案储存到传输工作,都将变得非常流畅快速。再者,无版数字印刷设备的短印量发展,将改变传统集中先印再将印品用物流作近、长程配送,其费时又费事的情况,改为先传档案才在使用端打印的方式后,可减少运送物流及时间的负担。而且,印刷传播、编辑、工件组合、分配及送到各自输出端,效率将比传统个人计算机时代,快上数百倍到数万倍,而且使用者只要在简单的终端机上操作,由于工作指令信息量很少,很容易传送,作云端科技上演算能力是以前的数万倍,储存量更大到难以估算,而且是使用者于使用时才付费,不必各自买一部高能量计算机,可以降低巨额的折旧费用,相对于电子书、电子阅读工具入侵印刷市场,云端科技可使印刷产业达成传播更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先传后印,制作出稳定、长效的印刷纸本成品,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竞争机会,将是印刷数字化自DTP到CTP后,最重要的数字科技变革。

一、何谓云端科技

「云」在国语辞典中的解释为「水蒸气遇冷,凝成细水滴,悬浮在空中的团状物体」,此团状物可以看得到但似乎摸不着,因为它悬浮在空中。而现在我们所指计算机界的「云」则是对网际网络的一种比喻说法,尤其对无线的网络接收和传输更是恰到好处。

所谓云科技是指一种全新信息的接收、演算、储存及传播方式,以服务器主机来运作,而使用者只须使用极简单的指令和屏幕显示,其它则由云科技作数千到数十万的计算和储存,加上非常庞大的网络频宽,做各种云端和云端间的高效率传输,或传到输出端加以应用,云计算及储存,是在使用时才付费,甚至软件也是以租用方式,可大幅提高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且更可确保信息安全性。

「端」是指凡事物的两头皆称之,对网际网路而言,有提供服务端和使用端。提供服务端如:中华电信、IBM或其它相关业者,他们提供高性能的运算功能、超大量的储存空间、超快速的档案传输,将音乐、影像或文件信息以计次或计时收费方式提供给使用端,也可以租用或拆帐方式使商业顺利运作。然而,信息流畅性、运算安定性、系统安全性等都将是重要的必备条件。如此使用端的设备变得非常简单化、低成本,在云上的运作是用多少计算、储存及传输才付多少费用,除非自有一片云,则费用将要高一些,输出的频宽也要相当大。

而使用端则可从服务端的超级计算机中,透过有线或无线因特网取得、处理或储存数据,除文件档案外,还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如此,使用端的计算机便可十分简单,只要有键盘、屏幕、少量储存空间和有线或无线的上网装置,便可运用云端做各种操作,所以云是主体,端是操作介面。这样只要在世界上有因特网的场所,便可作远距的创作、编辑、取存等动作。它对我们个人的生活和企业的影响都是相当的巨大。#p#副标题#e#

「云端科技」是利用云端集中运算(Cloud Computing)功能的科学和技术,此项技术是使用极宽带网络结合众多的计算机资源提供服务,并且依据需求数量,方便而有弹性地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它是继1980年代大型计算机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主从架构,又转变为个人计算机方式之后的回头巨变。换言之,它是非常巨大储存空间及传输频宽的云端计算机,用以提供一种基于网际网路的IT服务。从本质上来看,他是一种分布式运算的新运用,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际网络将庞大的运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透过搜寻与运算分析之后,再将处理信息留在云服务器,只将结果回传给使用者修改或确认。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演算服务及文件案储存、传输效果,自己身边又不必有庞大信息及网络设备的购置及维护。

二、云端科技的分类

截止到2009年,大部分的云端运算基础构架是由透过数据中心传送的可信赖服务和建立在服务器上不同层次的虚拟化技术所组成。人们可以在任何有提供网络基础设施的地方使用这些服务。「云端」通常表现为对所有使用者的运算需求的单一存取点。人们通常希望商业化的产品能够满足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的要求,并且一般情况下要提供服务水平协议。开放标准对于云端运算的发展是至关的重要,并且开放软体已经为众多的云端运算项目提供了基础。

(一)云端运算的配置模型分成以下四种:

①私有云――只为一个机构或印刷厂商内所拥有及使用的云。云的位置可以在或是不在机构所拥有的位置,云的管理也可以是委托外包。

②社群云――由俱备共同特性的组织机构共享的云端运算服务,如政府云提供服务给政府机构,或是针对特殊需求的组织,如医院所建立的医疗云,也可能建立台湾印刷云,给全体印刷及相关个人或团体使用。

③公共云――这类云端运算服务是由外部数据中心所建构与提供,它不会对客户设限。

④混合云――综合了以上三种架构中最少两种之特性的云端运算服务。

(二)云端运算服务通常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①多用户――要支撑云端运算所需的建设也要有相对应的经济规模。因此多用户会是许多云端服务提供者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弹性与灵活――使用者依照需求能够享受到弹性的价格运算与付费方式,同时也能够灵活运用(增加或减少)运算资源,以配合实际使用状况。

③存取平台广泛――不管使用者是用一般的计算机或是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都可以透过网络来存取云端运算所提供的服务。

(三)云端服务包括下列三个层次:

①上层――软件服务(Softwareasa Service),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者均可参与,如此可打破以往大厂垄断的局面,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自由挥洒创意,提供各式各样的软件服务,收取有用才收费,免去盗版的侵扰。

②中层――平台服务(Platformasa Service),由谷歌、微软、苹果、雅虎等公司参与,提供打造程序开发平台与操作系统平台,让开发人员可以透过网络撰写程序与服务,一般消费者也可以在上面执行程序,做档案接收、页面编辑或版面整合工作。

③下层――设备服务(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由英业达、IBM、戴尔、升阳、惠普、亚马逊等公司参与,可将基础设备(如IT系统、数据库等)整合起来,像旅馆一样,分隔成不同的房间供企业租用,可以用多少付多少弹性使用,也可提供针对性的私有云、社群云,如台湾印刷云端。

有了云端服务后,就可改善当前企业砸大钱盖机房架构IT设备,使用率却不到15%的窘困。可让原本将近八成五的资源在云端上和他人共同使用。另外,光是维护既有的功能,就可节省IT总预算的70%,这还未包括人事成本与软件升级的费用。所以,如果改用云端运算的技术,将机房设备维护、网络管理与软件升级通通交给云端处理,根据麦肯锡(McKinsey&Company)的研究报告,一家规模两百人的公司,如果采用云端技术,光是软件的费用,至少可以比现在省下30%以上,而且若有印刷社群云,未来档案传输就很方便,待色彩再现管理规范制度化后,将可形成良好的工作分配和支持的印刷体系。

三、云端科技与印刷制作和传播的改革

云端科技可使印刷产生很庞大的信息使用群,改变近距离快速传档及应用机会,更可藉云与云之间,做极大量档案的远距传输能力,形成先传播后印刷的结果,免去印刷品国内、外长途物流的路途和费用,这样可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大幅降低成本,也兼具节能绿色环保功能,使印刷企业在时效上与电子传媒间将更具竞争力,而且提供更安定及友善的长效纸本媒材。

在没有使用云端科技之前,使用者必须各自购买昂贵的计算机及操作软件,在低效率的使用下,将印刷页面编排成型后,大量的档案储存在本机内存内,这样做可说非常的不经济。改在云端后,可以租用适量空间作档案储存,使用租赁的空间及操作软件,从使用端作云端运算来编组页面,不用时不必负担计算机及储存空间和软件费用,可以用多少便租多少,用多少时间便付多少租金,长期下来可节省巨额的经费。在大量工作需求时还可一次租用数十组,甚至数百组云端计算机来因应突发的大量印件,使用者也可不必在一起而可分散在作业员的家中工作,软件公司更不必担心盗版侵犯软件版权等等问题,达到资源整合、灵活运用的目的,对使用者和提供者双方都将产生莫大的利益。

网络合版业者也可藉由云端科技达成省时省钱的目的,其做法是集中在一个地点接收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传来的档案,然后拼成大版,完成整版组页后,分别将档案传输到各地的分支或支持单位制版印刷或无版方式印刷、裁切或装订,再以快速物流送达客户手中,这样可完成最合理的工作分配整合,时时都在节省人力、成本,也有平衡生产能量,且达到更快、更好、更有效益的调度,免除每家分公司自己去做付印档案或拼组不完整版面的浪费,更免除人力的负担。

由于云端科技带来的流畅性,对于跨省或跨国的印刷品,只要将数字档案作压缩传输,便可快速到达无远弗届的地方,这种先作档案传播再作制版印刷的新模式,尤其对小量多样的印品需求以无版数位打印就更是方便,达到极少量也可先传后印的效果。

因此,印刷产业界应积极开发云端制作软件供使用者下载,让客户可在客户端或直接在在线编辑,完成后可以下载到印刷公司,或传送至世界上任何指定地点作少量多样的数位打印,或制成印版作长版印刷,如此工作来源顺畅后,业务因相互支持、快速因应便将源源不绝。这样的作业模式不只可应用在文化印刷上,更可应用到包装印刷上,经由联盟方式运作,最后便可形成全球化的印刷联盟,全世界只要是符合质量和服务的加盟印刷公司,都可透过云端获得快速的联盟服务。

在云端科技应用下,某些档案格式、生产规范到色彩管理的标准化,都将是支持云端印刷达到高质量与顺畅的重要条件。印刷业在云端科技应用时代,对于EP同步电子传媒的熟习应用,以及云端上提供EP互相转换服务,也不能忽视因为越来越多客户有E电子媒材与P印刷传媒同步需求的存在,在云端同步转换服务下,不会只提供印刷传媒而失去商机。

再者便是数位打印的色粉及喷墨耗材的墨水价格有必要合理化,以目前情况分析,将喷墨印刷机所使用的墨水与平版印刷机所使用的油墨相比较,其价格还是相对偏高20~40倍,未来若能大幅降价,一方面可降低制作的成本,另方面也可导致印品制作型态的转变,当大量转移至云端操作后,在商机上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点平版印刷厂的经营者必须要注意数字无版打印科技方面的发展趋势。

四、云端科技与EP同步

所谓EP同步,就是指电子书(Electronic Book)和纸本书(Paper Book)可以「同时完成」的意思,这是人类无法直接用视觉或听觉感知数位信息文件与传播内容,因此才需要电子书及打印于纸张上的长效型印刷品。

由于现在印前作业已经全盘电子化了,在制版过程中凡经组页软件完成的档案,均可直接输出到制版机制成印版,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CTP,同时,也可输出到打样机完成毛样,或制成PDF档,这便是我们通称的「可携式文件格式」,可是,它只能让读者在计算机中阅读文字和图片,严格讲并不能算是电子书。现在所谓的「电子书」是指能在ipad或平板计算机上阅读的动态电子书,其内容包括影音、动画等多媒体,甚至还可与读者作互动的方式,因此,从印刷的PDF文件要变成电子阅读器档案仍有努力空间。

传统使用PDF档从云端下载时,必须要等全部档案下载完毕才能顺利阅读,若档案很大或网络频宽不够,便可能要等好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而且只有文字和图片,对现代人而言,此项产品已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自从ipad与平板计算机迅速流行后,人们对阅读的习惯已进入多元化,不止是静态的纸张媒材,而是动态的影音、动画,甚至互动。此时电子书的出现正是时候,其最大的好处是可边从云端下载边阅读,没有任何时差。更重要的是我们所谓的书籍多是陈列在书架上,这在ipad或平板计算机中便有所谓书架的结构,所有的电子书都陈列整齐,我们很容易从架上取得,从云端下载完成的电子书也可离线阅读。

所谓EP同步制作并不是使用单款软件,而是要透过好几款软件来完成它,文档经美编后,进入排版软件,再进入影音、动画等制作软件,最后经互动创作的软件才能得到电子书的成品。倘若这本电子书可由出版商委由印刷厂直接送到云端书店出售,有如以往直接送到书店一样方便,如此,看似复杂的作业程序,只要委托一家公司便能一次搞定,那末,客户只要花费一次力气,在未增加太多成本下便可完成整个流程,相信客户将很乐意委托这家纸本印刷厂,再进一步去代工制作电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