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印刷行业的数字化

来源: 发布日期:2012-10-15 200
    数字印刷进入中国市场已10年有余,在先行者的勇敢尝试和推动下,数字印刷对于印刷业而言,已经从陌生到熟悉,并渗透到各个印刷分支行业——商务 印刷、按需出版印刷、标签印刷以及账单等的可变数据印刷。在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上举办的2012“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的场外和 场内,记者采访了部分行业管理者、专家和企业家,聚焦大家关注的数码印刷行情,感受着数字印刷即将迎来的猎猎风潮正在奔涌而来。正如数码之父、兰达公司董 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班尼·兰达所言:“一切能够数字化的都将被数字化,印刷也不例外。”

     数据看变化

    看 点:2007年~2010年,国内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年均增幅在30%左右;2011年8月~2012年7月装机量增幅同比降低1.59%。有关国 内数字印刷的各种数据反映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变化,目前来看,数字印刷在整个中国印刷产业中所占的份额非常小,即便在数字印刷较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地 区,其占比也仅分别为1.5%、1.2%和1.0%。

    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曹宏遂在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上表示,2011年,全国有数字印刷企业799家,生产型数字印刷机装机量有2145台,数字印刷总产值近40亿元。

    中 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理事长陈彦在“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上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8 月~2012年7月,国内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增量较上一年度调研数据,降低了1.59个百分点;上一年度,装机量增长率(包含生产型黑白数码设备) 高达40%以上;而2007年~2010年均保持在30%左右。

    陈彦分析认为,国内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的变化受全球经济大环境整体放缓影响明显,企业投资趋于谨慎。

    上海数字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潘晓东说,2010年上海数字印刷产值为5.95亿元,仅占当年该市印刷总产值的1%。2011年,上海数字印刷产值为6.15亿元,其占该市总印刷产值的份额更小。

    潘晓东告诉记者:“数字印刷发展缓慢,偏低的胶印工价阻碍了数字印刷的较快发展。”

    曹宏遂表示,数字印刷在我国起步较晚,前期发展速度较慢,近年来才有一些起色,按照印刷业“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期末,争取数字印刷产值占我国印刷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

    据科印传媒旗下的《数码印刷》编辑部最新统计,截至2012年7月底,彩色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装机量(含单张纸及连续纸机型)已近3300台。

    应用看领域

    看点:近年来,数字印刷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商业快印到现在的影像印刷、按需出版印刷、标签印刷以及账单等的可变数据印刷,不一而足。而网络运营商的加盟,或许更加快了数字印刷的市场需求将会以几何速度倍增。

    陈彦在高峰论坛上透露,在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应用领域分布情况看,商业快印占比最高,达到70%,比上年度上升5%;出版印刷位列第二,占比为10%,比上年度下降2%;金融、邮政、电信等领域和机关文印各占比7%,包装印刷占比5%。

    陈 彦告诉记者,从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主要应用领域分布情况看,数据与上年度差距不大,商业印刷、按需出版领域近几年占比稳中有升。其中,连续纸高端彩色数 码印刷机装机量比上年度增长近19%;而高速喷墨数码印刷机本年度总装机量达到20台,分布于华东、华南、华北三大区域,主要应用领域是按需出版印刷和可 变数据账单印刷。

    陈彦表示,从发展趋势看,印刷幅面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这一特点受到整个行业的高度重视。

    中 版数字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印书机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做到一本起印和按需印刷。该公司运营和发展总监叶弱水告诉记者,从出版物的生产制造到销售,通过网络 连接数以百万计庞大的数字图书资源库平台,以互联网成为发行渠道,通过检索调用、版权管理、透明核算、彩色打印成熟,送到读者手中,全过程只需数分钟。

    从单一的数码印刷机到单一数码印刷企业再到形成气候的数码印刷行业,其发展过程历经十多年,然而在网络运营商的加入之下,数字印刷的市场需求量或将成倍增长。面对这块肥肉,印刷人当然不会熟视无睹。

    上 海东方网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峰源向记者表示,出于多种原因,现在很多新书的首印量已从几万册降到现在的几千册,这就意味着未来的按需出版印刷市 场有多么庞大。另外,商务印刷从来都是按需的,但已经从被动按需印刷发展到现在的主动按需印刷,是典型的B2B形式,该公司的营销体系中对如何展开主动按 需服务已经提供了完善而可执行的方案,在按需印刷业务拓展方面将以美国FSI主动按需印刷物和按需出版两条线为加盟商开拓业务。

    但是刘峰源又表示,要做好按需出版印刷,与有效的版权保护手段、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低成本的营销方式和与时俱进的法规支持是分不开的。  

    思考看未来

    看点:2010年美国由数字印刷设备完成的印刷产值已占到其全国印刷产值的27%。而欧美按需印刷设备保有量远超于我国。以此推算,我国数字印刷的未来成长空间还非常巨大。那么,当下制约我国数字印刷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主要话题。

    潘晓东给出了一组数据:截至2010年,我国按需印刷设备保有量为3.6万台。相比于欧美,西欧按需印刷设备保有量为26.48万台,美国按需印刷设备保有量为32.46万台。

    潘晓东分析认为,尽管人们已经充分了解数字印刷的优点,但生产成本的偏高制约了数字印刷快速发展,从我国与欧美按需印刷设备保有量的对比数据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印刷在国内还远未形成气候。

    长春博美图文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凡告诉记者,该公司是在办公自动化设备总代理的多元化产业链上发展起来的,2008年才引进第一台富士施乐8000数码印 刷机,之后又引进3台佳能7000数码印刷机和1台惠普indigo3550数码印机,从开始的简单黑白复印到目前拥有4家连锁机构,年产值达到1800 万元,拥有员工130人。回顾企业的发展足迹,他最深的体会是:“有创新才有市场,数码印刷的市场是需要企业来引导和培育的。”

    陈彦认为,国内数码印刷企业应该避免同质化竞争,围绕数码印刷技术开发更多创新应用领域及增值服务,做他人没有的,率先抢占蓝海。当然,数码印刷产品更在于卖创意、卖感受。

    记 者在展会开幕前采访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韶衡时得知,该公司2009年11月就成立了第一家数码印刷门店,2011年10月入选南京 雨花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第一批重点企业名录,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开有连锁品牌“盛元印像”,其服务客户从500强企业到普通消费者,产品遍及个性化民用 产品,如婚庆系列产品,按需印刷图书,个性化的照片、挂历、台历,可防伪的贵宾卡、读者卡等。

    张韶衡说,未来企业将积极探索数字印刷网络服务、新印刷商业模式。

    陈 彦向记者表示,从调查的统计数据看,原以商务印刷为主的企业在向按需出版、影像、标签领域拓展;新增了商务文件外包、数字内容整合、扫描归档业务、驻地 点、网络印刷和个性化印刷等。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数码印刷企业经营者意识到,市场格局变化是现状,公司多元定位是方向,营销模式创新是突破,技术和商业 模式发展是未来。

    潘晓东则表示,缺少介入数字印刷设备与耗材生产的国有与民营企业,客观上降低了市场竞争烈度,应该推动数字印刷设备及耗材的国产化进程,没有国产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印刷强国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