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中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比喻为中国制造业的两家发动机,在这两个区域,有着很多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打印耗材就是其中的一个,在珠海的名片上,现在有一个新的称谓——全球耗材之都,这里有超过200多家打印耗材企业,全球兼容墨盒的40%、兼容硒鼓的30%、色带的70%都是在珠海制造的。然而,这一年来,这个耗材之都遇到了一个很典型的挑战。
男1:“这结果出来主要涉及两个专利的问题,目前这两个专利是采用我们自有专利技术的,所以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男2:“另外我们刚刚找到了一个最新的证据,对方是用了旧的技术,注册生产新的专利,所以这样是我们应该尽快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新的报告。”
在珠海纳思达公司会议室里,汪东颖正在为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产品兼容墨盒,在美国被告上美国国际贸易法庭而作积极的准备。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东颖:“日本一家著名的企业,在美国国际贸易法庭,同时对全球24家企业,提起起诉,其中16家企业是中国的企业。如果我们不去应诉,他的普遍广泛排除令,如果涉案、不涉案的企业,都不能再做同类产品卖往美国。”
说起中国企业自己的专利技术,汪东颖告诉我们,他是2001年下海经商的,当时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在珠海创立公司,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凭借多年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经验,他将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锁定在当时正处在黄金商机的兼容打印墨盒上。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东颖:“我们一开始做,觉得应该做自有专利的产品,但是当我们研究墨盒的专利的时候就发现,这些打印机厂家,加起来申请了有1万多项专利,那这个专利是…要突破这个专利壁垒难度是很大的,可以这么说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可以说几乎大部分人都反对,但是我们也没有更好的道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也是背水一战。”
汪东颖说:要想做有自己专利技术的兼容墨盒,首先是要解决用什么方法来控制墨水,而不侵犯原装墨盒的专利,投入的100多万元的专利研究资金,让当时负责技术研发吴俊中和他的团队们始终看不到一点希望。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吴俊中:“我们在研究了四大厂商的一个1万多份专利,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怎么顺畅地控制这个墨水,但是他们所用的都是用液体控制的方式,后来我们有个灵感发现就是说,用气体来控制是否可行呢,当时我们经过,通过这种速度我们做了大量实验,后来发现这个方式可行的,这就奠定了我们作为兼容厂商的关键的技术。”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东颖:“他们觉得我就注册几十项专利来保护它,怎么可能你还能突破,实际上如果我们沿着他的思路是不可能突破的,但是偏偏我们没有沿着他的思路,从另外一个,另辟蹊径,所以说才有发现这个专利,那自从这个专利发现以后呢,我们就迅速地在全球几十个国家注册了这个专利,到今天为止,纳思达已经在全球申请了300项以上的专利。”
在实验室,吴俊中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专利产品可以与几十种打印机兼容的墨盒,
记者:“这种墨盒能跟那个原厂墨盒有什么不同吗?”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吴俊中:“从打印质量来说,基本上是相当的,但是从成本来说,能给消费者,起码能节省一半以上的成本。”
汪东颖说,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的制造企业飞速成长,成为有技术、有专利的企业。但也由此引起了竞争,近一年来,他们在日本市场也遇到了同样的专利诉讼,但企业通过积极应诉,最终使得对方主动提出和解。这次在美国市场的专利纠纷案,他们认为,中国企业也应该积极搜集证据,主动应诉。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东颖:“那么337官司珠海有几家大的企业都涉及到了,目前来说,只有纳思达在积极应诉,全球24家也就只剩下纳思达一家在积极应诉,如果这个官司输了,美国ITC法庭下了广泛排除令,对珠海耗材之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我相信,打印耗材的产业将会损失20%到30%的市场份额,我想在欧洲市场也许我们可能会面临同样的情况。所以说我们纳思达打这场官第一个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美国的这个市场份额;另外一个我们也是珠海以及全国的兼容耗材行业,为大家争取一张通往美国市场的通行证。”
珠海威派特专利事务所所长张润:“在广东一些企业,他们所有的企业,遇到诉讼,要勇敢的应对,我们应对的结果至少我们的市场可以始终保持着,+你用足这个程序,利用这个程序,如果你不用的话,那你自己就很被动,如果你能打(对方专利)无效,就尽量提供无效,千万不要有其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