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新闻记者采访靠一支笔记录事件,图书编辑整天伏案在纸上整理书稿,印刷业处理图文的大多工艺还得依靠手工操作,读者拿到书籍先闻油墨香……
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录音笔采访已经是“小儿科”,配有车载无线移动图像接收器的卫星新闻采访直播车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中“炫晕”了观众;编辑轻轻点击鼠标,运用桌面出版系统(以下简称DTP),一切创意瞬间展现;技术娴熟的印刷工只要输入印制参数,一本个性化书籍很快搞定;对于读者来说,一本起印成为可能:咖啡屋里点击鼠标上网下单,这边咖啡还没端上来,那边一本“新鲜出炉”的图书已经送到手边……一切就是这么神奇!
回顾十年,从新闻采访到出版至印刷,新闻出版行业经受着来自数字化革命的不断洗礼,在一系列装备的更新换代中实现着新闻出版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乃至产业结构的大变革。
从源头看,新闻采访受到的数字化冲击主要来自于采访工具,录音笔取代笔记、摄影器材从胶片转为数码……iPhone、iPad等高端智能数码产品更为新闻采访提供了智能手段。
数字化的采访内容需要数字化的出版手段来衔接。王选院士所发明的激光照排技术正是这一背景下的颠覆性产物,此后各种硬件、 软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软件(尤其是图文处理系统)功能越来越宽泛,扫描机、数据排版系统逐渐完善,DTP便是其中划时代的产品,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是这一软件中民族品牌的佼佼者。
而印刷装备作为最终实现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上游数字出版中出现的个性化需要,进行着按需印刷探索。 不仅如此,为按需印刷提供后道数码印后工艺的亚洲第一条连续喷墨全连线数码POD生产系统已经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落户并试运行。
技术的推动不仅改变了新闻出版方式,更是产生了深刻广泛的社会影响,尤其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十年来,读者阅读方式由纸书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多媒体阅读平台,这对上游新闻出版人生产方式产生着作用力。与此同时,上游也通过内容生产方式等变化对读者释放着反作用力。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 手机等数字阅读终端设备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封闭到社交的一系列发展变化。
一切都在表明,十年来新闻出版人数字化探索结出累累硕果,未来新闻出版的发展平台将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