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市场前景看好 印刷设备行业迎来春天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3-07 228

最近公布的全球印刷设备器材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受喷墨打印机、数字彩色机和特种成像印刷机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数字印刷技术的市场需求正不断增长,全球印刷设备器材市场的规模有望在2015年达到212.2亿美元。

尽管我国印刷行业面临着内部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大、行业内企业“大的不强、小的不精”、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于珍仍对我国印刷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出口大幅增加

中国印刷业历经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截至2011年底,印刷工业产值已发展到8677亿元,相比1978年的48亿元,足足增长了180倍。

截止到2012年11月,印刷设备、器材(不含制版软片)累计进口25.3797亿美元,同比下降5.98%。其中,印刷设备进口21.6975亿美元,同比下降5.84%;印刷器材进口3.6822亿美元,同比下降6.84%。

印刷设备中最大降幅的是印前设备,降幅为21.51%。影响最大的是印刷机,其中,胶印机下滑11.31%、其他常规印刷机下滑12.15%、印刷器材整体下滑6.84%。

在进口设备出现小幅下滑的情况下,印刷设备的出口成为了2012年最大的亮点。2012年1~11月印刷设备、器材累计出口18.4357亿美 元,同比上升11.33%。其中印刷设备出口12.9544亿美元,同比上升15.11%;印刷器材出口5.4814亿美元,同比上升3.31%。

在印刷设备和器材出口都大幅增长的同时,印刷服务出口确仅占总产值的不到10%,对此业内专家分析称,这主要由于中国印刷业正处在转型期,市场仍以内需为主导。

据行业协会统计,中国目前有印刷服务商10.2万多家,资产总值9200多亿元;印刷设备器材制造商约800家,设备年产值约400多亿元。印刷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市场潜力巨大

2012年,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内印刷业举步维艰,印刷市场很是不景气。但在于珍看来,中国印刷市场仍具潜力,发展前景仍然光明。

他分析称,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的热潮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将带动印刷行业,使其成为印刷行业新的增长点。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信息,2011年中国新闻出版总产值1.5万亿元,其中印刷业产值8677亿元,贡献率超过50%。

到“十二五”规划末年(即2016年),预计新闻出版总产值将达3万亿元,由此可见中国印刷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他进一步解释道,随着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印刷设备和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随着扩大,已经开始在建筑材料、纺织印花、瓷砖、广告创意、新能源、物联网、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广泛应用。

今年,中国第一家3D打印照相馆在西安开业。数码快印店也已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

有专家预言称,“在不久的将来,除了水和空气,任何介质都可以印刷。”可以预见的是,功能材料印刷概念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必将为古老的印刷业带来崭新的天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表示,未来20年中国印刷业仍将保持高于全国GDP的增幅获得持续增长。假设中国印刷业2011~2030年的年增 长速度与中国经济GDP年增长速度相同(年平均增长速度6.5%),2015年中国印刷业的规模将达到11000亿元;2020年达到15700亿 元;2030年29000亿元。

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我国印刷设备器材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它主要依靠的是低成本扩张和低价格竞争的粗放增长模式。

在于珍看来,这种模式为出口快速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行业内部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依然存在,从长期来看,难以支撑印刷设备出口的持续快速发展,难以推动我国由贸易大国逐步向贸易强国根本转变。

他认为目前行业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集约凝聚程度较低,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尽管我国印刷行业已经涌现了一批初具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但是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在规模、效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自主创新投入不足,素质潜力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印刷及设备器材生产企业在市场中过 分依赖成本优势和低价竞争策略,技术和管理创新上投入不足。致使国产印刷设备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相比,在科技含量,质量稳定性等方面有明显差距,同时,印 刷企业多缺乏高素质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资质认证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在内部管理、资本运营、国际贸易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对此,行业协会对处于转型期的印刷业,如何较好的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加快绿色印刷,大力调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在实施绿色印刷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扩大绿色印刷实施范围,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促使企业在奇形和 无形力量的引导下,主动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生产环境,向绿色印刷企业转变”从而促进印刷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二是,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增强竞争能力。为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加强对印刷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引导各地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区域优势,打造有特色、有潜力的印刷产业园区。

三是,加大创新改造投入,促进转型升级。加大对创新方面的投入,重点抓好“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重大工程”和“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建设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以重大项目带动印刷装备、技术的研发和改造,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印刷业转型升级。

四是,完善行业监督管理,创造健康环境。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调节和市场监管,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为印刷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