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买一台3D打印机,在家里就可以打印日常用品,传统工厂要关闭了。许多媒体采访我们后,在报道中这样描述3D打印技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24日,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主办的中国3D打印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在这个汇集国内外顶级专家和关联企业老总的场合,第一位登台演讲嘉宾罗军开场即言:3D打印技术不能替代传统制造业!
身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的发言似乎是在为这一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自泼冷水”。
“媒体过于乐观,在我看来,一半以上的报道都是不准确的。”罗军告诉记者,由美国“制造创新国家网络”计划发端,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推波助澜下,几乎整个2012年,全世界媒体都参与到“3D打印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讨论中。去年10月,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成立后,每天都有记者来采访,“3D打印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等传统工具,电脑软件主宰一切”,“以后不用工厂、不用车间、不用工人,自己在家就能打印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样的表述频频见诸报端。但在罗军看来,这是一种“误导”,3D打印技术并没有那么神。
事实上,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真实物体,并非难事,也不是新鲜事。这项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诞生,迄今已20多“岁”了,其原理是将设计好的物体转化为三维设计图,采用分层加工、迭加成型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打印真实物体,与传统的材料加工技术完全不同。据《沃勒斯报告2012》显示,截至2011年,全球累计销售4.9万台工业级3D打印机,其中四分之三由美国制造。全球3D打印行业产值大概是100亿人民币,国内大概在3亿元左右。
“问题就出在这里,都快30年了,3D打印技术的产值才区区百亿,说明这个行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说,传统工业企业的商业模式是生产设备卖设备。而从目前情况看,国内3D打印企业还是在沿袭传统工业的老路,先把打印机生产出来再去推销,不注重将创新技术运用到大众消费领域,这肯定走不通。
3D打印“看上去很美”,身在其中的企业家感触最深。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公司总经理冯涛坦言,3D打印面临材料瓶颈,目前的技术无法提供品类众多、能满足各种功能需求的材料,“理论上什么都可以打印,欧洲3D打印联盟提出20年内要打印飞机,但打出来的只能是外壳模型,还需要增添电子元器件和成千上万的零部件。”武汉滨湖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玉升则表示,从成本核算和工艺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比较看,3D打印技术主要是满足个性化、定制化、复杂设计产品的需求,不具备批量化、规模化的优势,应该定位于“传统生产方式有益的补充”。一个实例是,研讨会上午9点刚召开时,场外摆放的一台DESKTOP3D打印机就在“突突”作业,但截至中午休会,一个小玩具模型还只打印出一半雏形。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成立的初衷,就不是为了把3D打印推广成能够“赶走传统工业”的新兴产业。罗军告诉记者,前期调研发现,国内真正搞3D打印的圈子很小,科研单位和企业加起来仅10多家,全球也总共不到100家,且领域内交流合作很少,技术与市场“两层皮”。在确定联盟名称时,国内科研单位并不认可,认为3D打印是“小儿科”提法,降低了他们的技术含量,应该取名叫“增材制造技术联盟”。但罗军等一干发起人认为,国内3D打印产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更加注重市场应用以及和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叫“3D打印”通俗易懂,便于推广。
“上海世博会海宝纪念品设计团队跟我说,如果先前运用3D打印技术开发纪念品和工艺品的话,产值就不会是240亿元,可能突破1000亿!”罗军说,准确定位有益于准确开发,避免重蹈光伏等新兴产业恶性竞争的覆辙。比如,这次交流就让很多联盟成员眼睛为之一亮:3D打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与会嘉宾、美国Drexel大学教授周功耀看来,国内3D打印企业的另一个发力点是辅助提升传统产业。“人体上大部分的器官,现在都可以用3D打印方法把它做出来,降低开模、制模成本,有望提高传统医疗设备行业的新产品开发效率。”
对3D打印产业,既不能盲目乐观,一哄而上;又不能畏难而止,错失机遇。研讨会上,国内外众多专家达成一致意见。他们认为,南京拥有紫金立德等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站在了3D打印技术的前沿,具备行业先发优势。在可以预见的行业进入大潮中,政府应着力引导企业在市场应用和商业模式上创新。研讨会承办方、南京市栖霞区领导表示,将以研讨会为契机,与中国3D打印产业联盟开展战略合作,把全国乃至全球资源嫁接到南京,努力形成一条涵盖3D打印技术、新材料、智能装备、工业设计、软件开发和文化创意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