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链主争夺战:互联网化定输赢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1-23 270

“醒来的速度不够快,就不用醒了,免得伤心,直接送火葬场罢了。”马云用这句话来阐述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影响。

微信,让微博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商业化的时候就令其没有了方向,让电信大佬们心惊肉跳,让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技术,让“优势”被“趋势”所替代——过去能保持10年、百年的竞争优势,在今天很可能只有半年的好光景。

毫无意外,在新一轮的商业竞争中,企业是否能够争得“链主”地位,从产业链上的被动追随者变身为新的规则制定者,取决于其能否抓住互联网化这一绝佳的“弯道超车”机遇。在这场互联网化进程中,抓住机遇从而实现华丽转身的企业,或将迎来一场美轮美奂的商业盛宴;而那些跟不上节奏的追随者,必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互联网不是在挖墙脚,而是带着现代化工具来拆围墙。正如当病历公开、医生可以多点执业的时候,医院的围墙就没了。”在ITValue联合《商业价值》杂志举办的“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系列论坛”上,《商业价值》杂志总经理、ITValue发起理事万宁如是表示。

该系列研讨论坛由ITValue为CIO们量身策划,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四地举行,近400位企业CIO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如何用互联网化的精神重塑企业IT,并运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完成自身竞争力的构建。

除了互联网化,还有其他选择吗?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看互联网生态突变,互联网要了一些人的命,也催生了更多新生命。”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资深顾问李大鹏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社会环境。技术造就了互联网,互联网搭建了全新的产业生态,新的生态下我们将别无选择——适者生存。

同时,企业组织也需要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变革、持续优化。企业的监管边界、业务边界、技术边界,正在被互联网重新划定。以汽车行业为例,4S店几乎已穷途末路,大众、通用等已经走上戴尔式的销售模式:接到客户网上的定制订单,企业才进行生产,并将产品直接交付用户。尽管中间的服务环节还需要改进,但生产、销售流程已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东锋认为,企业互联网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的意义在于:通过互联网全方位接触客户、了解客户,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与个性化的服务;建立真正客户导向的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从职能型转变为流程型,真正做到客户导向的全流程管理,连接到供应商,快速响应;真正重视数据化管理,进行基于数据的业务分析与决策、KPI管理,持续改进;更加重视企业整体信息化的作用,集成电商平台与ERP系统,成为数字化公司。

因此,企业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对企业业务边界的再造。今天的前沿技术将在未来颠覆我们今天的所有,掌握数据背后的逻辑是CIO的未来——数据变信息,信息变决策,决策变行动,让改变真正发生,让CIO推动商业价值实现。

“传统企业的IT从业者,必须接纳数字颠覆者的精神,最终颠覆自己。自己不颠覆,就会被别人所颠覆——唯一的选择就是参与其中,以互联网的精神重塑企业基因。”中国南方航空(600029,股吧)公司总信息师胡臣杰感慨道。

向互联网企业学什么?

“腾讯对传统行业所有的现有流程都提出质疑,重新思考用户真正需要。” 腾讯云平台副总经理纪顺友认为,“腾讯也在转型,所有人都是产品经理,必须做好用户体验再赚钱。”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是一种产品具有自媒体属性的思维,是一种产品与服务有机结合的思维,是一种要求组织扁平化的思维。

到底向互联网企业学什么?具体来说,就是学习把信息转化为更好的产品、服务。从互联网获得的运营信息、客户声音,必须经过分析后,转化成产品或是改进服务,使产品、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更有竞争力。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信息化发展总监邴喆认为:“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在于平等、共享、透明、高度信息对称、快速善变、强烈的交互式客户体验。”也正因为如此,C2B才是真正客户需求驱动的业务模式,驱动产品与服务的研发、改进;驱动市场研究、研发、采购、制造、销售、供应链、服务的整体价值链的变革与改进;驱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文化的变革。企业建立根据客户声音、市场信息持续改进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建立激励管控机制。最终客户价值体现在更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服务上,赢在“购买”和“使用”这两个关键时刻,才能创造忠诚客户。

“传统企业要学习互联网的行业经验有:草根精神、平等协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产品设计和流程梳理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低成本建设和运营。” 国信证券首席工程师廖亚滨总结道。

还有最关键的一条在于,互联网不能太功利化。先要考虑无偿服务,给用户带来好处。如果刚开始就企图有所收成,是不劳而获的基因在作怪,基本上没有生存的可能。

下一代信息系统的设想

在所有这些技术和业务变革的背后,我们理应回归IT的本质,回归CIO的本职工作——从系统架构、底层设计的角度,重新考虑下一代信息系统该如何发展,移动化、社交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如何在其中被合理的应用。

天狮集团副总裁兼全球信息中心总经理姜正林坦言:“10万并发用户的网站访问需求,刺激了公司的IT架构要进行新的思考——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去设计。”因此,未来她将面临两项重要工作:对内帮助员工从数据中抽象出供企业决策的信息,对于外部客户则要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引导客户需求。

互联网最突出的特性是“众筹”。企业要选择的技术,一定是被很多人使用过,足够开源,并且有很多人在为它添砖加瓦。因此,企业对于下一代信息系统的设想可能会更加开放,更加灵活,并有社交元素参与其中。

这意味着,企业CIO要从用户需求角度和公司决策角度,考虑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远集运信息中心总经理王新波认为,下一代系统的基础是全面的电子化,即如何将所有的交易、业务、客户行为,通过电子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中远集运的下一代信息系统将采用社交网络,构建消息驱动的异步通信平台。

在开发模式方面,与会CIO多认为敏捷开发、松耦合趋势更明显,特别是对于大集中的系统来说,用消息驱动来代替原来系统逻辑的紧耦合,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也有CIO认为,下一代信息系统将意味着“接口即架构”——只要把接口都定义好了,就能进行持续的维护。这种架构下,替换将变得轻而易举,无非是一个模块,一个数据库,或者是一个中间件而已,完全不至于对整个系统要进行切换。而且,这将提升企业应对技术变更的能力。

王新波还特别分享了他在下一代信息系统的建设中的IT投资黄金法则:第一,长期计划与战略,寻求实际效果。下一代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一定要与长期的公司战略相连接;第二,采用通用的技术平台。如果不通用,技术开发与人才都是难题,系统再好也没有用;第三,IT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定要让业务了解IT,让IT了解业务。

拥抱互联网金融

移动支付与O2O带来新交易模式,金融业面临着新产业链、新关系的变革与重构。随着互联网走向金融,传统银行的营业部,本来犹如肌腱般重要,现在却如赘肉般面临割舍。

金融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在于:金融互联网,是以金融业务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来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仍以原有商业模式为主,重在利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对传统业务模式进行改造提升和服务渠道的延展和优化;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平台战略为核心,依托平台汇聚的用户和数据,带来创新的商业模式,延伸至金融产业。这其中,平台和数据的利用是核心的工具,产业整合能力是其创新和变革的关键能力。

拥抱互联网金融,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就意味着金融机构要积极顺应趋势变化,不保守、不投降;立足行业专业性,借鉴互联网模式的优势;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变革、持续优化;转变思想观念、人才队伍、协同机制和考核措施。“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的转变包括,服务手段网络化,市场营销网络化,产品设计互联网化,运营管理网络化,决策支持数据化。”廖亚滨讲道。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颜阳也特别强调,从某个角度来讲,信息化在整个金融企业中的地位已经到了改变金融企业生态的地步。换言之,金融企业需要IT属性,而企业的IT属性到达一定程度,企业可能就拥有了金融的特质。

“大数据和互联网原本就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现代信息社区本质特征在不同视角的表现。大数据战略的核心就是互联网战略。”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首席信息官刘大为进一步分享说,“泰康人寿的大数据策略就是数据收集的战略;在不知道数据能做什么的时候,先留住它们;传统企业一定要做实实体业务,这是和互联网公司竞争的关键;移动要有数据平台,去用好数据。”

服务能力延伸

富士康厂房通过使用机器人,使38人的车间降到5人;3D打印颠覆了生产线和工厂,使制造一次成型;淘宝的电子商务体系挑战传统实体商店……这些都让传统企业受到冲击。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改变管理和运营,重新思考业务,这才是企业的未来。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来自互联网的冲击,并采取了自我革命措施:销售和市场彻底颠覆;变革呼叫中心;变革供应链,把货物相对集中,减少库存冗余,应对可怕的仓储管理和消耗成本;全球化整合研发;工作方式互联网化,从OA到社区,从审批到协商、从短信到微信,工作和生活彻底改变。“我将新的社交模式软件和传统OA产品对比,请员工作选择。50位员工都选择了新的社交模式软件,因为用户体验和交互性更好,使用容易上手,用户培训简单。”邴喆举例说道。

颠覆有时是在我们的想象和视野之外,就像余额宝打开金融的小口,企业家害怕的不是能看到的,而是视野中突然出现苹果、小米之类,带来完全想象之外东西。因此,无论技术发展多快多好,在将来的技术生态中,最重要的革命将是将其充分集成到今天所谓的IT系统中,实时融入业务流程。

在企业进行快速转身,实现互联网化的变革中,不要让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成为IT信息建设的“短板”。每一个CIO要先保证掌握的基础数据层可以适应这个发展,或者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才有立于不败之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