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互联网+”的概念与工信部一贯倡导的两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两化融合带来了产品个性化、制造业服务化、流程虚拟化等,而互联网与工业、制造业的结合形成的工业互联网将是更高级的融合形式,可以极大地降低工业能耗,提高产品质量。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业互联网是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也是“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据一个国际权威机构估算,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
工业互联网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在现实中有很多企业也注意到应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认为:“互联网+”的深刻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都会发生重大变化,生产效率也会相应大幅提高。二是新的模式、新的业态都会出现,比如说制造业服务化,因此也成为一个比较大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还有由此可能在国家间的竞争力上也会出现一些重要的变化。
“我们要推进‘互联网+’,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制造业技术的结合,对于解决我们制造业目前存在的一些困境,实现制造业强国,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冯飞说。
工业互联网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战略
互联网跟工业的融合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互联网应用多半是在营销、售后服务、采购等环节,以后在制造环节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会有更多的应用,将会给现有的生产方式带来颠覆性或者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有一批互联网企业成为国际竞争的领跑者,把这些企业发动起来,和工业企业密切融合,搭建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框架,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苗圩认为,互联网时代是自上而下的架构,工业互联网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从数据中心怎么建、云服务怎么用、大数据怎么分析这些方面入手,从企业到行业到国家乃至到国际。同时也要趋利避害,既要看到它发展有利的一面,也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如何保证网络的安全,不被攻击、不被篡改,如何保护用户个人的信息安全。这些方面都还需要研究,趋利避害,为发展做一个更好的谋划。
如今,在互联网席卷各个行业的趋势下,可以看到,一方面传统产业正在管理以及产品上向互联网转型,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也在通过向传统产业渗透从而推动其实体化落地。
在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看来,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公司的传统产业化正在同时推进。而双向的互联网化这一趋势将对信息化建设和IT产业带来新挑战,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云计算中心将成为继水、电、气、路之后另一种关键性基础设施。传统产业会利用大数据来促进产业升级,借“大数据之手”改变过去拼成本、拼资源的低端发展模式,从而驱动中国制造迈向高端。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的核心是由4个技术构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而对于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而言,仅靠企业自身数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靠政府的数据进行宏观决策指导、利用互联网数据把握市场脉搏、依靠企业自身数据掌握自身情况支持决策等,因此,数据融合至关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政府数据开放,以此加快我国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进程,带动互联网服务传统产业,创新产业新业态。
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政府掌握的海量数据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国家经济转型极为关键的助力与推手。因此,开放政府数据共享应尽快提上工作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