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浅谈“机器赔本 耗材赚钱”策略负面影响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4-02 217

 

    “耗材暴利”、“机器赔本耗材赚钱”、“机器为饵,耗材钓鱼”……这些言论早已在消费者中广为流传,那么在打印机领域,是什么原因促使打印机厂家形成了这种独特的营销模式,而这么做,又造成了哪些后果呢?

  卖打印机能赚钱吗

  消费者对厂家耗材暴利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尤其是在低端打印机机型上,较低的机器售价与高昂的耗材价格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收集了几款市面上常见的各种类型的低端打印机(见附表),这不比不知道,一比还真让笔者吓了一跳。在四款机型中,有一款打印机(HP Color LaserJet 1600)的机身价值为负数——市售耗材的价格居然高于整机售价,看来用完耗材后把打印机扔了再买一台新机,也比直接买耗材合算。

  而有两款打印机(HP Deskjet D2468和联想M630)的机身价值虽然为正数,但也不过就值40元。笔者这就纳闷了,40元,别说打印机里复杂的结构了,就算打印机是全用塑料制造的,估计也不止这个价格吧,难道打印机里的电路板、电机等价格居然比塑料还便宜?

  写到这里,也许有些厂家和打印高手会说,在这些机器上使用的都是试用装耗材,其容量只有市售耗材的30%~50%,因此其价格只能按照市售耗材的30%~50%来计算。笔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且不论厂家随机配小容量耗材的做法是否厚道,但笔者至少知道,随机耗材容量虽小,可也是五脏俱全啊,差别无非就是里面填充的墨水容量或碳粉容量较低而已。难道耗材中的硒鼓或喷头等等都不要成本?那么耗材容量的减少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制造成本呢?

  打了比方,惠普的816市售墨盒和816随机墨盒基本是一样的,它们的差别是市售墨盒填充了10ml的墨水,而随机墨盒只填充了3ml墨水,那么相差的7ml墨水价值几何呢?笔者觉得墨水虽然是高科技产品,但其价格应该不会超过血液的价格吧?即使在人们视为暴利的医疗行业里,7ml血液也不过就值十多元而已。即便加上这一变数,HP Deskjet D2468原有40元的机身价格,加上816和817随机墨盒与市售墨盒之间各十余元的差价,其价值也不过六七十元,这似乎还不足以反映HP Deskjet D2468机身的价值吧。

  由此可见,小容量耗材产品对厂家的生产成本影响不大,即便计入容量差造成的价格影响,厂家在低端机机身上赔本是铁定的事实,而厂家要生存必然要赚钱,那钱从何处赚呢?只有一个来源——耗材。也就是说,耗材中有极高的利润,才使得厂家敢于在机身上赔本进行销售,而采用小容量随机耗材,不是出于成本的压力,而是厂家采用的加速耗材销售、增加赢利的法则所致。看来,机器赔本、耗材赚钱的说法至少在低端打印机上是成立的。

    如此策略为哪般

  那么厂家为什么要采取“机器赔本,耗材赚钱”的销售方式呢?首先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得不说的是,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对打印机知识不了解的消费者在采购打印机时,对于耗材价格对打印的影响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厂家将原应体现在打印机上的利润转嫁到耗材上后,可以极大地降低打印机的售价,使它吸引这部分用户,提高了打印机销售量。其次,这种“机器赔本,耗材赚钱”的销售方式能使厂商持续地获得利润,以往在打印机上所获得的是单次利润,无法与在耗材上获得的长期利润相比。因而即便销售打印机时稍有亏损,在后续耗材销售时也能迅速弥补回来。而由于各个厂家的打印机所用的耗材互不通用,这样用户在购买了某一厂家的打印机后,就必须购买该厂家的耗材产品,因此厂家宁可舍去打印机销售时的利润,锁定客户,谋求长期利润。

#p#

  其实笔者并不想全面否定厂家的这一做法,至少,这一做法相当明显地加速了打印机的普及应用,大大降低了用户购买打印机的门槛。如果从打印高手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厂家的这一做法还是他们的福音,因为高手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打印机添加碳粉或墨水,从而只享受厂家打印机赔本销售带来的好处,而不用承担后期耗材暴利的负担。

  但笔者知道,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是高手,他们只能承担厂家的这种销售策略带来的沉重负担。而由此带来的后果也相当严重:首先,这极大地减少了打印机的使用频率,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家庭消费者在购买打印机后,使用频率很低,这倒不是他们没有打印的需求,而是在高价耗材的压力之下,只能靠减少打印量来降低打印耗材的支出。其次,耗材的高价策略,使得假冒耗材有了极大的生存空间,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不法厂商敢于造假,而饱受价格之苦的消费者,很多乐于购买假货以降低打印成本。第三,“机器赔本,耗材赚钱”的策略加大了环保压力,造成了资源浪费。随机的小容量耗材,在相同打印量的情况下,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而耗材与整机价格的倒挂,使得不少消费者乐于将还能使用的打印机丢弃,再购买全新的打印机,从而获得随机的耗材产品。

    到改变的时候了

  打印机厂家的“机器赔本,耗材赚钱”的策略,可以说对打印行业造成了全方位的伤害。消费者不愿或少用打印机,给打印机的未来发展与应用蒙上了一层阴影。假冒耗材的猖獗,既损害了厂家的利益,影响到消费者正常使用打印机,又给耗材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而污染与资源浪费,更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一切,都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也许,打印机厂家应该倡导打印机和耗材产品价值的回归,打印机的销售价格应该高一些,以体现其价值。而耗材产品的价格绝对应该大幅度降低,毕竟目前其价格存在暴利倾象。只有理顺了打印机机身与耗材的价格关系,打印机行业才能更加稳定地发展,才能解决高价耗材策略带来的种种弊端。

  但由于高价耗材策略维系着打印机厂家的主要利润来源,期盼打印机厂商自行作出这样的调整是相当困难的事,也许我们该把希望寄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非主流打印机厂商崛起,改变现有的市场环境,打破高价耗材策略的潜规则。但在现阶段还很难找到足以与现有的主流打印机厂商相对抗,并拥有核心技术的厂家。第二,兼容耗材对原装耗材市场的冲击,迫使原装耗材厂商(也就是打印机厂商)为保护原有市场份额主动降低原装耗材价格,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虽然略高一些,但兼容耗材厂商要想攀越原装耗材厂商设定的专利保护、品牌优势、技术壁垒等重重高山,仍需时日。

  也许广大消费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要承受打印机厂商的高价耗材策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小编还是想提醒那些执行高价耗材策略的打印机厂商,“民心不可辱,民智不可欺”,是执行现有的高价耗材策略以保证短期内的高利润,还是调整原装耗材的价格,以防其他打印机厂商挑战时被消费者抛弃?对于这个问题,已到了抉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