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听说过上个月在德克萨斯州首次亮相的 3D 打印军营,但你可能还没有听说过中国深圳大约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项目:一个 5,523 平方米的智能建造的 3D 打印公园,据该项目技术支持团队负责人徐卫国教授介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只用了大约 10 周就完成了。
该公园位于中国南部的深圳世界会展中心,设有长椅、挡土墙、花坛、雕塑和路缘石,这些都是使用配备混凝土挤出机的工业机械臂进行 3D 打印的。以“世界上最大”的 3D 打印桥梁而闻名的徐卫国教授开发了一种有点新颖的增材建造方法,其中可以将多个机械臂部署到一个站点,在那里,它们可以在轨道和剪叉式升降机上工作在一个项目上。
他们的工作范围尚不完全清楚,但这种方法表明教授的团队正在努力实现用于增材制造的协作机器人的概念。其他针对此类技术的公司包括 Printstones 和 WASP,不过 MX3D 和 Branch Technology 也可以用他们的工业机械臂尝试这样的过程。
徐卫国教授的多机器人增材建造工艺用于建造房屋
以深圳标志为例,它不仅为该地区的绿色空间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大量使用了回收材料,包括机器形状的废沙粒,这已成为全球环境的稀缺商品。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这种考虑对中国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中国使用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混凝土。据《卫报》报道,截至 2019 年,“……据说混凝土产生了全球4-8%的二氧化碳。”
如果人类能够通过 3D 打印将停车场变成绿色空间,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再生砂,中国以模块化形式在这里向我们展示的一种可能性,那肯定至少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关键的一小步。虽然3D打印当然不能对制造混凝土所需的水量做多少,但我们应该感谢任何可以从废弃副产品中提取的沙子,而不是破坏现有生态系统。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3D打印公园
从保护的角度来看,中国在这里所做的另一个优势与其智能建筑的使用有关。虽然由于建造阶段的试验和错误较少而可能降低成本是许多 3D 打印技术人员认可智能建造的原因之一——在实际建造过程开始之前使用模拟模型尽可能提前“建造”项目——这肯定是可以想象的从长远来看,这也可以优化大规模3D打印的环保角度。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相关方的目标是什么;并且,如今越来越多地,这一切都与企业责任有关,最终与消费者需求有关。换句话说,未来 3D 打印的可持续性将取决于:1)消费市场最终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行业决策;2)市场对生态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关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