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耗材业囚徒困境 品牌战略将成救市法宝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14 251

    这是耗材业最好的时代:技术昌明、市场增长;这亦是耗材业最糟糕的时代:假冒猖獗、格局畸形。

  作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用品,打印机运行所要耗费的墨水、碳粉、硒鼓等材料——打印耗材,正日益成为“耗财”的代名词。因为,耗材消费居然深受诸多“潜规则”的侵害。选原装意味着:忍气吞声承受高昂价格;不选原装则意味着:“原装”声色俱厉的威胁、“兼容”令人堪虞的品质、“假冒”无孔不入的侵蚀。

  到底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糟的时代?行业无奈垂首,消费者一声叹息!

  囚徒困境 “潜规则”危害有多深

  “囚徒困境”,可谓中国打印耗材业目前现状的最贴切描绘。

  消费者是“囚徒”。被“原装、兼容、假冒”三面夹击,消费者要么忍气吞声地接受原装高价,要么提心吊胆地承受“兼容品质”。并且,无论你选择原装还是兼容,都将承受被假冒侵蚀的风险。

  格局畸形的耗材业是“囚徒”。在以“原装、兼容、假冒”为划分标准的当下,竟形成了5∶4∶1的畸形格局。原装占半壁江山却裹足不前,假冒得四分天下且极为猖獗,兼容处灰色地带而苟且存活。面对上百亿元的市场容量,面对空前的发展机遇,耗材业究竟怎么了?

  自视甚高的原装厂商是“囚徒”。从其踏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天起,便有假冒噩梦般如影随形。假冒通过街边回收与简单灌装,轻易就乔装改扮、登堂入室、无本万利。当喊打声四起时又与兼容勾结,摇身变为“兼容耗材”而躲避制裁。甚至市场上打着“原装专卖”的销售商,也多做着“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原装厂商视为性命的“品牌”,遭此践踏却束手无策,原装耗材究竟怎么了?

  行走在“灰色地带”的兼容厂商更是“囚徒”。兼容厂商曾备受期待,甚至被视为原装耗材的掘墓者。但兼容厂商的上场表现却令人跌破眼镜。截至2007年底整体市场份额不足10%,毫无品牌意识,只以低价吸引,形成了低价低质、无专利、无品牌、无秩序的整体形象。曾被视为“明日之星”的兼容耗材,究竟怎么了?

  谁是“潜规则”的始作俑者

  或许有人要问:既然同处囚徒困境,何不携手打破“潜规则”?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了解困局的成因与背后的利益背景。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原装作为市场最早的开拓者与教育者,在市场处于萌芽状态时仍以销售打印机为利润来源,而那时假冒耗材也少之又少。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技术普及而带来的自动化办公潮流,打印市场进入井喷期。而此时的原装厂商却发现,打印耗材市场的利润空间远远大于打印机。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原装厂商亲手打开了耗材业的“潘多拉魔盒”:原装厂商低价甚至赔本出售打印机,而赚取只适用于自身机型、价格昂贵的耗材暴利。耗材暴利的血腥味,也致使假冒耗材大量繁殖。而假冒耗材无需成本却又卖原装价格,也使其利润堪比毒品交易。正是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下,原装的疯狂与假冒的嗜血同时并发,形成了黑白两道的市场格局。

  到了90年代中期,兼容耗材的兴起给市场带了希望。被视为行业革新者的兼容耗材,因具有广泛适用性与低廉价格开始受到市场热捧。但革新者的到来,却触犯了原装与假冒“黑白两道”的双重利益。兼容不仅有力狙击了原装耗材的高价,更由于原装市场受到威胁而导致假冒生意日渐冷清。

  “原装”与“假冒”两者利益的受损,使“兼容”必然遭到多重围攻。“原装”多方出击,先是警告消费者:“若因使用兼容耗材而导致机器故障,本公司恕不负责。”再是以无专利技术为由,欲灭之而后快,并采取“残墨伎俩”等手段疯狂地使利润最大化。同时,“假冒”为逃避打击而钻入“兼容”阵营,打出的“兼容牌”更是迷惑了消费者。

  在“原装”犀利的“三板斧”与“假冒”的疯狂渗透下,以通用、低价为法宝的兼容耗材节节败退。无专利技术的“内伤”,加之低利润难以支持长远发展的“外伤”、巨大生存压力下的随波逐流,导致多伤并发、内外交困,兼容耗材最终落下“不靠谱”的名声。

      品牌将会成为挽救兼容耗材市场的一支法宝,重视品牌和服务的兼容企业,将在这次的困境洗牌中,站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