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标准发布
10月12日,为庆祝第五十三届世界标准化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围绕“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和“数字时代的标准化”主题,发布了一批重要标准,GB/T 41975-2022《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赫然在列。该标准的出台填补了书刊出版领域数字印刷设备产品类标准的空白,为企业生产、用户选型提供了权威技术依据,势必进一步推动喷墨印刷技术在书刊出版领域更广泛的应用。
数字印刷时代已经到来
早在1993年的英国IPEX印刷展上,被称为印刷界“乔布斯”的以色列多产发明家班尼·兰达在首发Indigo 1000数字印刷机时说了一句让人心潮澎湃的名言:“一切能够数字化的终将被数字化,印刷业也不例外。” 那一年,正值手机发明后的第20年,苹果同年发布了第一台具有识别和合成语音功能的电脑Macintosh Centris 660av,数字化的浪潮酝酿着改变世界。
三十年后,数字化转型已经渗入日常的衣食住行、工作生活、生产服务等方方面面,印刷业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一张起印、张张不同,数字印刷让传统的印刷业焕发生机,传承千年的印刷术得以融入当今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中。
现如今,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交货期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印刷成为大势所趋。数字印刷技术已经应用到标签、包装、出版、广告以及纺织等多个领域,成为印刷业的重要产能部分。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关键词为“数字印刷”的企业共有2467家。此外,根据全球印刷市场研究机构史密瑟斯·皮尔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到2022年末,全球数字印刷市场规模将达到1367亿美元,并以超过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32年,全球数字印刷市场规模将达到2305亿美元,在全球印刷包装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将至1/4。
书刊喷墨印刷的未来可期
书刊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梯。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书刊在多品种、短版、个性化方面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喷墨印刷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书刊印刷的困局,只需印刷、裁切、胶装、三面切等几道规范工序,大大缩短了成书时间和交货周期。目前,国内多家出版社已经在运用数字印刷技术服务图书的按需出版,做到一册起印,实现先销售、后生产、再分发的理想模式。
此外,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出版社的发行物流向数字物流转变,就近读者印刷发行,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时效,同时可以提供更加多样的增值服务。尽管受到资金、版权、设备、人员、技术和成本等因素的制约,让试图改变现状的按需出版体系和商业模式仍处于不断完善中,但高速、高质量且运行稳定的喷墨数字印刷机仍无疑是构建现代出版印刷系统中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9年以来,受益于喷墨打印头和墨水耗材成本的大幅调价,书刊喷墨印刷机在国内需求十分旺盛,应用于书刊领域的国产喷墨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喷墨印刷的快速发展,也引起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对数字印刷乃至喷墨印刷的发展做了顶层设计,明确要推动按需印刷出版,建设“按需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展望未来,随着书刊喷墨印刷机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特别是国产彩色印刷设备在品质和稳定性方面大幅提高后,与之相适应的纸张和油墨生态系统还会出现新一轮变革,喷墨印刷技术定会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制定国家标准是一个崭新开始
现阶段,业界普遍反映按需印刷“难做”,主要还是受成本之困。只有当墨水、喷墨打印头、纸张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展开深度合作,才能让书刊喷墨印刷机更加成熟和完善,让印刷客户买得起的同时也用的起。标准化是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不仅可以降低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同时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售后维护的成本。现实情况是,不同厂家使用的喷墨打印头五花八门,同时设备又与墨水和承印纸张牢牢绑定,使得印刷企业在购买的过程中难以选择。因此,要想制定一部标准来实现全行业的协调统一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让标准出台后能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将“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定位在国家标准层级。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因此,国家标准的编制是对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市场的顶层设计,为印刷机的设计、制造和贸易提供权威参考依据,指导我国出版印刷企业采用喷墨印刷技术实现按需印刷,同时为满足全民阅读的品种多样化和个性化新要求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标准编制过程
历经预研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报批阶段,国家标准《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于2022年10月12日正式批准发布并立即实施。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标准起草工作组充分参考了相关国际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例如,强制性标准GB 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在国家标准《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编制期间发布并实施。上述强制性标准中,对于教科书、教辅材料和学习用杂志的字号、印刷套印误差和黑色实地密度均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为与强制性标准协调,在国家标准《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中提出了高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这不仅落实了国家关于保护儿童青少年用眼卫生的要求,也充分彰显了印刷设备制造商的社会责任。
国家标准《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首次对“生产型数字印刷机”以及“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做出了定义;在标准中划分了“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的产品类型,对设备结构进行了清晰描述。为了在简化印刷设备规格种类,对市场上所有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进行了统计并在基本参数表中给出了推荐尺寸;对于卷筒型和单张型两种类型设备分别给出了最高印刷速度指标;为落实绿色环保要求,在印刷设备的适用印刷材料方面推荐了水性颜料墨水。
在性能要求方面,标准规范了机械性能、印刷性能、裁切性能、关键组成部分的质量(包括数字化工作流程、走纸系统、喷墨印刷单元、干燥或固化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以及机械安全、外观质量方面的技术要求,并给出了相应试验方法。
其中,印刷性能是标准中的核心部分,标准起草工作组自主研制了用于评价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的标准测试图。在标准给出的试验条件下,对线条、文字、角线、米字线、分辨力线图、线对图、标尺、实地色条以及阶调梯尺的印刷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可以有效评价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的印刷性能。
测试样张
各级标准“建用并举”发挥最大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一系列改革,我国构建了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近年来,与书刊数字印刷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团体标准在陆续出台(见下表),不同层级的标准从各自视角对印刷文件、印刷设备、数字印刷油墨以及印刷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凝聚了众多行业专家的智慧和汗水,为我国书刊印刷的数字化转型浇筑了坚实的基座。
国际标准是全球经济治理和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对规范世界范围内印刷市场、生产和贸易起到标杆作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用于管住质量底线。团体标准属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是社会团体自主制定并由社会自愿采用,便于及时吸纳科技创新成果并加快产业化,或促进优化上下游产业链,助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标准是在可执行的基础上制定,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是向社会做出的质量承诺。
可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共同组成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体系。各级标准在制定主体、编制目的、覆盖范围以及社会影响力方面不尽相同,要做到“建标准”“用标准”并举,了解并掌握标准相关的知识、政策和实施评价方法是必要前提。
为此,标委会计划在今年12月份举办的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年会上,以国家标准《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标准宣贯为契机,召开“数字印刷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高级研讨会。在国家标准方面,标委会将组织企业对《数字印刷机术语》《数字印刷机生产能力评价方法》《数字印刷设备运行功耗的测定》三项拟立项项目进行讨论;在团体标准方面,标委会将启动《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的编制工作,阐述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以及工作计划;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详细讲解我国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价制度,并委托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式启动“书刊喷墨数字印刷机”企业标准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营造“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市场氛围。
在标准应用方面,研讨会还将邀请专家介绍C9数字印刷品质评价的应用现状。数字印刷质量控制与评价规范化、标准化是建设按需印刷生态体系的基础性条件。自2020年以来,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对标国际标准ISO 12647-7、ISO 12647-8及ISO 15311系列标准,参照国家标准GB/T 41975、GB/T 36598、GB/T 33259等,面向数字印刷设备及数字印刷企业,自主研发了C9数字印刷品质评价规范。通过C9数字印刷品质评价的设备,可授权使用C9授权标志。同时,C9数字印刷品质评价亦可作为采购和验收标准,帮助印刷企业对所购数字印刷设备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第三方验收,以降低印刷企业与印刷设备商因缺乏统一的印刷质量认知与评价依据而造成的纠纷与损失。
国家标准的出台意味着崭新的开始,而贯彻实施则是标准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理解并运用好标准,才能真正赋予标准以生命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