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循环经济下的墨盒再制造:冠甲电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日期:2024-04-23 542

 

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正给各类企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压力之下,我们也更有机会看到上海民营经济的活力与韧劲,见证它们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

上海市工商联与文汇报携手推出“上海民企开拓记”系列报道,把镜头和笔墨聚焦于一批技术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民企和“隐形冠军”,通过一线采访,挖掘这些企业面对市场挑战的应对之策,记录它们在各方支持下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故事。

打印机,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再熟悉不过了。打印机墨盒使用耗尽后,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今,一些再制造墨盒企业可对其进行回收,然后通过再制造使之焕然一新,这样的做法顺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

上海冠甲电子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这样的再制造企业,用小小的再制造墨盒叩开循环利用之门。在公司总经理张俊看来,废弃墨盒处理得好,就是一座“城市矿山”。这些年,张俊带领团队完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多次跨越,建立并完善集回收、生产、研发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的就是将废弃墨盒资源“吃干抹净”。目前,冠甲已成为上海地区打印机再制造墨盒行业规模领先的企业、全球再制造打印耗材市场主要供应商之一。

车间里,回收来的墨盒要经历电路测试、芯片熔接等一系列步骤,最后完成“重生”(受访者供图)

再制造“含技量”炼成不易

墨盒比小包纸巾还要袖珍,但重生的“含技量”非同一般。再制造墨盒是根据核心部件的损耗情况,清洗可用部件,将不可用部件换新,之后重新填充墨水、数据复位,经检测后确保产品符合标准,重新投入市场使用,而无法再利用的部件则进行环保技术销毁。

旧墨盒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不易降解的塑料外壳、有色墨水造成水体污染等。再制造墨盒符合“低碳、环保、再制造”理念,在国内外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同时,其价格一般低于原装墨盒,且具备稳定的打印质量,成为性价比较高的打印耗材选择。

2005年,国际贸易专业出身的张俊首次接触到再制造墨盒这一概念。“通过更改打印机墨盒控制芯片,可以生产再制造墨盒,且不侵犯原厂专利,这是全球认可的。”

当时,精于再制造墨盒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张俊坚定地看好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于2006年成立上海冠甲电子有限公司,走上再制造墨盒的探索之路。

再制造墨盒的第一关是与气泡过招。原来,原装墨盒厂商为了掌握墨水余量情况,在墨盒中设置了压电传感器模块,以便提醒使用者及时更换。

在发觉第一批再制造墨盒内出现气泡后,张俊与团队经过两年努力,把每一次小小的改进做精、做细、做到极致,终于成功研究出“气泡消失术”。出件成功率也从原来的仅20%大幅提升到80%至90%,进而推动企业再制造技术向前发展。

“每一瞬间的工作都是新的,我们一直在研究、探索、总结、提升。”张俊深有感触地说。2009年,经过3年研发,冠甲生产的第一批再制造墨盒面世,出口日本等国。

靠实力赢得合作伙伴

张俊回忆说,冠甲初创时,一家日本企业来工厂考察,直接劝他们放弃。事实上,当时与国外的再制造墨盒企业相比,冠甲的设备、流程、技艺都显得十分稚嫩。

为了生产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再制造墨盒,冠甲经过长期市场调研和大量技术投入,开发了墨盒芯片复位技术,并运用到墨盒再制造项目中。同时,潜心研发芯片检测仪、复位仪、芯片改写仪,大幅提高芯片使用率。

在冠甲位于崇明中兴镇的生产车间里,回收来的墨盒从电路测试、芯片熔接,到最后进行打印和电路测试后入库包装,一切步骤都显得井井有条。包装车间内,一箱箱打包好的墨盒已贴上标签,准备发往各地。

技术研发的成功,不仅提高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也为企业自主生产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冠甲打造了自己的再制造墨盒品牌——乐迅和DELIGHTCOLOR,还先后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度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第二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展名单等。

张俊提及,当初劝其放弃的日本企业后续再次考察后,明确表达了想要学习合作的意向,目前已成为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合作伙伴。

同时,冠甲作为崇明区具有代表性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积极对接进博会上海交易团崇明分团的展前信息,几年来共达成1800万美元的签约额,进一步拓宽了全球化商路。

深耕“最后一块拼图”

再制造墨盒,连着蓝天净土。2023年,冠甲通过再生喷墨墨盒技术共生产289万件再制造墨盒,销售额超过1亿元,万元产值能耗仅为0.002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18吨。

墨盒的再制造“寿命”为4至5次。从全产业链看,再制造利用技术已较成熟,而压力往往来自于跨区域的回收网络,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潜力。事实上,几乎所有再生企业都面临着相同诉求——分类与回收体系。

在数字化应用的支撑下,冠甲建立了电子台账体系,每一个墨盒都有专属二维码,方便溯源的同时,也为后续回收提供便利。“这将是‘最后一块拼图’,一个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闭环已经成型。”张俊说。

基于庞大的消费底盘,再“小众”的废弃物,体量都不可小觑。张俊的构想不仅在于生产端和回收端能够相互交流,还在于消费端和回收端的有效连接。一户一栋、一校一园,都是循环经济的参与者。

渐渐地,张俊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冠甲在长兴岛投资建设2万多平方米的产业园,设计之初,一座面向大众的科普馆就被安排妥当。这里将展示墨盒重生的奥秘与旅程,让观众了解再制造墨盒行业的特点,引领大家共同爱护环境,精细化垃圾分类,进而聚集回收力量。

新产业园今年将建成投产,科普馆也会与公众见面。届时,再制造墨盒的年产能预计将达到800万件,让冠甲稳坐全球市场“高端局”。

关键词: 喷墨 墨盒 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