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工厂,记者发现,销售部门的工位大多都空着,员工基本在出差跑订单。
据了解,在法国巴黎,依托产自该公司的新一代无水印染机,工作人员能在两小时内完成一条丝巾从设计到制作的全流程。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一体机销售事业部总监徐墨表示,市场对公司所生产设备的需求还是非常强烈的,“国内像广东、福建地区的传统印染企业,也在寻求利用我们这个免水洗一体机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升级。”
看着眼前这一个个订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今年最大的感受,是传统的纺织企业都在求变。而企业本身也正是变化的结果:别看现在设备卖得火,可它原本只是一家传统的丝绸企业,印染设备都要从国外买。决定研发生产印染机,是为了解决纺织印染行业里污水排放这个“老大难”。
想要变,从来都不容易。要告别过去环境污染最大的水洗工序,就要提高染料附着率。行业平均的染料附着率仅为60%多,想要达到接近100%,难度可想而知。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廷方说,“我们研发了十年才成功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不断解决传统产业当中的痛点。”
这座四层楼的厂房,见证着一个丝绸厂如何一步步撕掉“传统”的“标签”:一层到二层,是传统的丝绸印染流程,所有的设备占地超过了5000平方米。而四层楼上,最新研发的无水印染机,占地只有不到50平方米,原来的十几道工序,都压缩进了这样的一台机器上。
不仅是传统的生产模式在改变。眼下,企业自主设计的大模型能为全世界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不重样的丝巾;基因改良的蚕宝宝可以吐出彩色的蚕丝,技术创新和跨界融合,正在让传统丝绸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大家经常讲破茧成蝶,其实我的理解它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变化的过程。破掉的是传统落后的产业,破掉的是我们过去对环境不友好的部分,所以破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新。”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这样说道。
笕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持续积极对接辖区万事利等相关企业,做好科创产业升级转型的相关支持,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创“政企科”融洽生长的新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