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从2009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对循环再生产业及相关标准进行了界定,鼓励各行业企业实施循环再生方式进行产品回收、再加工制造和销售。
据有关专家介绍,该法的实施,将会使中国再生迎来再生耗材业快速发展的春天。
广东珠三角洲作为“世界耗材之都”,在这个产业基地的企业主要生产再生耗材,每年至少85%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占据全球60%以上的耗材产量。据有关专家介绍:再生耗材利用循环再生技术制造,产品性能并不比原装差。目前再生耗材的市场份额仅占15%,主要囿于主动消费再生耗材的观念尚未普遍形成,这有待于加大推广。
欧美各国早已掀起绿色环保打印风潮,把利用和保护再生耗材写进了法律。1994年,美国环保法规定联邦机构必须使用再生墨粉盒。1993~1999年,欧洲每年有近2.43亿个墨盒被丢弃,这个庞大的污染源促使欧盟于2002年正式立法拒绝一次性耗材的销售和使用。
再生耗材在海外市场凭借环保价值和价格优势,广受用户推崇,市场份额高达45%,这客观上也带动了中国珠海作为“世界耗材中心”在外销市场的繁荣。现今“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势必为再生耗材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立法支持再生产业,实为众望所归。
这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表明了政府对使用再生资源的倡导,在政府的倡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使用再生耗材的观念也会逐渐跟上,对中国耗材企业来说,此法律对其提高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是一个很好的机遇。#p#副标题#e#
“两会”降低行政成本
今年的两会,在温总理的报告中,提到了降低行政成本,节俭正在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这样的共识,不乐观的经济环境和节约型办公的号召必将促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物美价廉的耗材,这对于以性价比为核心优势的通用耗材和再生耗材业来说,无疑是带来了机遇。
我国是一个耗材生产大国,全球53.62%的兼容墨盒在中国制造;全球每3个再生鼓中有1个在中国制造,全球79%的色带在中国制造,我国的通用耗材在国际已经被很多用户认可,但是在国内市场,中国的通用耗材在市场总份额里占有率不到10%,这源于中国通用耗材市场的良莠不齐。
据了解,被称为“世界耗材之都”的广东珠三角(以珠海为中心),有400多家企业形成了从零部件、材料及油墨到生产、物流和服务等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高达300亿元人民币。但中国耗材企业普遍处于小规模、作坊式的生存状态,像天威、纳思达等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不多。本土市场,中国耗材企业仅占10%左右的市场份额,与惠普、爱普生等“原装耗材”50%的占有率相比差距很大。
这就需要像天威、纳思达等品牌耗材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努力减小与原装耗材在产品质量上的差距,努力借“两会”的机遇,消除质量疑虑,大力将通用耗材与再生耗材推向政府采购的行列。
在08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政府又出台了多项利好中国耗材业的政策,中国耗材企业应当重整信心,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