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盘点2009印刷行业:关注成长背后的隐忧

来源: 发布日期:2009-12-28 170

2009年即将翻过她的最后一页,回顾这一年中国印刷行业的发展与变化,我们即收获了金融危机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骄傲,也永远记住了四年一届的CHINA PRINT 留下的精彩与辉煌。在这一年中还有其他许许多多重要的人和事件给2009年打上各自的烙印,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在用各种方式推动着印刷业的前进。

而当我们在为印刷行业成长喝彩的同时,2009年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的警惕,伴随着中国印刷行业的成长他们似乎就一直如梦魇般挥之不去,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当笔者在回顾一年来印刷行业的发展历程之时,特意将这些事件和现象放在一起,并非是为了否定已取得的成绩而只是为了警惕,为了让更多人来关注。

恶性竞争:价格战、挖墙脚。。。。。。

恶性竞争,正是这样一颗长在行业内部毒瘤。据了解,业内的恶性竞争现象早已有之,政府有关部门、协会、媒体多有呼吁和监管,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杜绝。这与相关法规不够健全,有关部门打击力度不够,国内印刷包装市场发展不平衡,一些用户缺乏理性的购买设备心理等因素有关。

从一般意义上来作简单描述,恶性竞争不外乎就是行业内相互比拼价格,比斗到没多大利润(或者无利润)可赚,甚至赔本。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曾经指出:“恶性竞争,致使一些企业‘饥不择食’,甚至违法违规的事都敢干,最后造成恶劣后果。”

恶性竞争的产生与存在虽然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客观动因,但我们发现低端产品的竞争尤其表现严重。所以要有效治理印刷业恶性竞争的现象,首先就应该淘汰一批缺乏竞争力,从事简单产品加工的企业。同时还必须从行业自律、政府管理、企业自强三个方面,“三管齐下”,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改善竞争环境。

急需改变的售后服务观念

在印刷行业中许多企业售后服务质量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仅仅困扰着设备买家同时也制约了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印刷行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企业数量急剧膨胀的背后企业的管理者却并没有树立与之相对应的服务理念。国内的很多企业在做售后服务的时候都是在算计,考虑这么做是否划算,是亏,还是赚,往往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更别提企业长远的品牌塑造。即使在我国印刷产业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这种错误的服务理念也是普遍存在,之前在采访东莞市忠盛包装器材有限公司魏总的时候,他就指出珠三角的一些包装印刷企业发展还是良莠不齐,有许多是做得很好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公司对自己产品以及售后服务还存在缺陷,许多企业的老板对于售后服务往往没有一个长远的意识。

笔者认为做好售后服务不仅不会成为企业新的成本支出,相反它将帮助企业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并可以成为新的盈利来源。

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原来卖汽车是没有4S服务店的,而国外很早就有了,现在中国4S店起来了,多了,开4S店的也赚钱了,所以理念的转变带动了企业的效益,做好服务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p#副标题#e#

  挥之不去的印刷业纠纷:企业诚信何在?

印刷行业衔接着从装备制造到原材料生产等多个行业,她对国民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这个行业门槛低利润大,吸引了大量的“门外汉”纷纷涉足,一时间买了台二手机找了几个工人就可以开个印刷小作坊。而当时行业监管的缺失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印刷业的“畸形发育”,一方面印刷业产值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印刷品质量低下,各种行业纠纷屡见不鲜,企业主缺乏诚信往往忽视合同严肃性,随意延长印刷品交货时间或者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更有许多设备制造商或者经销商克扣产品配件,消极履行售后服务。

时至今天,在行业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现象虽然已有所改观,但各种纠纷案件在行业中仍然挥之不去。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家诚信缺失和法律意识淡薄,这种种“历史”遗留下来的“陋习”俨然已经成为横亘在行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面前的一道障碍。

谁在拨动印刷工价那根弦?

在印刷行业,你一定找不到第二个话题如同印刷工价这样,争论持久,牵涉众多的博弈方。当1993年国家相关部门放开纸价和印刷价格,交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操作的时候,和其他许多行业一样情况却并没有像政策制定者所想象的那样发展。

一直以来造成印刷工价过低的原因有很多,业内众多的媒体、专家也有过深入浅出的探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在管理体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的进程中,开始把这些成本上涨因素转嫁到印刷企业,即降低工价。同时出版社作为商品的第一生产者,居市场主导地位,拥有着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利。所以无论是出版社抑或发行商,为了追求最大化利益也都有意压低印刷工价。

印刷工价标准的出台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挽救那些印刷企业呢?时间自然会证明。但笔者认为也许比制定一个放之全国而皆准的印刷工价更重要的应该是强化化印刷行业的管理机制和入行的门槛,而印刷企业自身也该认真思考,如何夺回行业的话语权,在印刷工价的博弈上能够真正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