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喷墨网-喷墨社区

佳能: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10-07-19 177

位于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的佳能总部,有一个产品展示馆,展馆中陈放着佳能1934年研制出的日本首台小型高档相机的样品,还有公司推出的数码单反相机、高速复印机和宽幅打印机等最新产品。琳琅满目的各种产品和图片,形象地反映出这家全球500强企业以创新求发展的成长历程。

在佳能公司董事会的会议室中,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内田恒二先生告诉记者,2009年,尽管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佳能的全球销售额仍然达到348.83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在日本企业中排名第六,销售利润达到14.31亿美元。如今,佳能的照相机、复印机和喷墨打印机等主要产品在全球市场均占据重要位置,数码相机销售量更是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培养技工保质量

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进行研发还是制造产品,都离不开大量优秀人才,正因如此,佳能的领导者将企业的DNA归结为“以人为本,技术至上,顽强进取”,并贯穿于每项工作之中。

在佳能,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就是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空间。无论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还是一线装配工,只要做出突出贡献都会受到相应的嘉奖。记者了解到,佳能的员工上岗前都要进行全面培训,技术娴熟的员工,经过考试,可以评为技师,最高者为S级即特级技师,目前全公司共有50多名。在佳能取手工厂,7000名员工中共有8名S级技师。

让记者疑惑的是,这些千里挑一的技术高手,只有2人走上了管理岗位,其余仍在一线当工人,领取绩效工资。对此,厂长奥垣弘的解释是,技术水平高的员工不见得就能干好其他工作,厂里对于这些技工的重用,主要体现在让他们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到公司的其他工厂进行技术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技术特长。如果这些人愿意从事管理工作,工厂也会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相应的学习和考试,合格者才能“换岗”。

当上S级技师还有一项特殊待遇,就是和公司总裁单独吃上一顿饭,拍上一张照。在取手工厂的车间里,挂着一幅彩色大照片,一位中年女工手拿奖状与内田总裁站在一起,显得很开心。奥垣弘先生介绍说,她就是厂里的S级技师,一个人能够独立组装一台复印机。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光是安装说明书就要背熟3000多页。大照片的下面,还有一组小一点照片,是工人与奥垣弘先生的合影,他们应该是厂级技术能手了。

为了保证技术工人的稳定性,佳能至今仍实行长期雇佣制。大分相机厂负责人介绍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工厂的相机产量一度减少了50%,即便如此,厂里也没有解雇工人,而是组织富余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能。多年来,佳能始终把培养一流的技术工人放在重要地位,从而保证了产品的一流质量。#p#副标题#e#

精细管理增效益

在日本,佳能被称为最能赚钱的公司之一,最高时年利润率超过10%。在一些跨国公司以贴牌生产降低成本时,佳能却坚持自己制造大部分产品,以确保质量,相机更是全部由自家企业生产,六家相机制造厂中,半数又在日本本土。日本的人工成本相当高,记者在佳能大分相机厂了解到,这里进厂三年的一线组装工人,年收入就在3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3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佳能是如何获得高盈利的?答案是从管理创新中要效益。

在佳能大分相机厂,已经看不到长长的生产流水线,工人们分成一个个小组,聚拢在工作台旁进行着相机组装,员工的后面,码放着各种相机部件,伸手便可取到。大分厂总裁村野先生介绍说,这就是佳能创立的“单元生产法”,每个单元一般有18个工人,共同负责将三四十个部件组装成一台相机,每个工人在一台相机上平均花费的时间是53秒,以此来确定每个班组的生产定额。这种生产方式十分灵活,即便只有60台相机的订单也能承接,可以更好适应市场变化。

在生产复印机和一体机的取手工厂,单元式生产显得更为灵活。在洁净的组装车间里,厂长奥垣弘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组装的复印机大大小小有3000多个零件,一般需要六七个人完成,技能熟练的工人,单元人数也可以少一些。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取手工厂以秒为单位,对各种工作进行了精密测度,如来回走动20厘米需要1秒钟,多跨出一步要0.8 秒,一次转身90度费时0.6秒,并据此对工位布置和零部件的摆放进行调整,以尽量把各种无效动作耗费的时间减到最低限度,让员工工作更省力,更高效。记者在车间里看到,各种零部件和成品的运输全部由工厂研发的自动行驶的电动车承担,以尽量节省人力成本。

与流水线生产方式相比,单元工作法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生产空间,而且解决了组装工作过于单调的问题,提高了员工的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可以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佳能总裁内田先生告诉记者,佳能的所有工厂如今都实行了单元式生产,与传统流水线生产方式相比,近十多年中少建厂房165万多平方米,节约劳动力累计超过10万人。

注重研发添实力

来到佳能才知道,这家在全球拥有近17万员工的跨国企业,却是由几个相机发烧友创办的。其中有妇产科医生御手洗毅,有精通机械的吉田五郎和他的妹夫、曾在金融界工作的内田三郎等人。一天,御手洗毅听一位患者说起自己的丈夫内田三郎和哥哥吉田五郎等人打算研制高档相机,打破德国莱卡相机的市场垄断地位,觉得此事很有意义,于是慷慨解囊,在1933年与他们在东京创建了佳能的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就这样,共同的志向促成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跨行业聚集,催生出日本相机产业的一枝新芽。企业成立的第二年,根据莱卡相机仿制的“观音”相机诞生,由此开始了佳能生产相机的历史。#p#副标题#e#

御手洗毅在参与佳能创业后,并未放下听诊器和手术刀,直到1942年才正式下海出任公司总裁,这一干就是32年。在他和后任领导的带领下,佳能从仿制他人产品迅速转入自主创新轨道,并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成功实现了业务转型,在生产相机的同时,向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领域迈进。

如今的佳能,握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从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间,佳能在美国的专利注册数量始终在2000件左右,居全球各公司前三位,与IBM、惠普、松下、三星等著名跨国企业并驾齐驱。2008年,佳能的专利转让使用费就有2.76亿美元,超过许多公司的利润总和。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佳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力不断增强。

在佳能总部办公大楼一侧,就是门禁森严的研发大楼,佳能许多独创性产品,便出自这里。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从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间,佳能的研发投入始终占到营业额的7%以上,2008年更是高达9.1%。这一年因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佳能的全球营业额下降了近9%,但是研发经费却从上年的3683亿日元增至3740亿日元,相当于41亿多美元。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佳能产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多为科技人员出身。负责相机和摄像机生产的影像信息事业本部长真田荣雅也先生,曾经是佳能畅销的伊克萨斯数码相机的研发带头人,负责打印机生产的喷墨事业本部长清水胜一先生和影像办公设备事业本部长中冈正喜先生,也都从事过多年研发工作。如今他们都已是公司的常务董事,但谈起所在领域的最新科技进展,个个兴致十足,如数家珍。有这样一批科技型管理人员参与公司决策,对推进佳能的科技创新无疑有着重要作用。内田恒二总裁1965年进入佳能后,也曾从事过二十多年的相机研发工作,被员工称为“数码单反相机之父”,佳能的这一创新产品的累计销量,如今已超过2000万台。内田先生认为,企业对于一些关键性的研发工作,不但要舍得投入,而且要容忍挫折,“我当年搞的相机研发项目,前二十年都赔钱,但后十年给公司赚了很多钱。”